方亦儒举起酒杯,满脸笑意的对杨凡说道。
杨凡笑着摇了摇头。
“方先生谬赞了,这诗词一道,本王其实并不擅长,我至今所作的,皆是拾前人牙慧而已!”
听到杨凡这番话,方亦儒心里暗暗点头。
燕王不愧是燕王,如此自谦,实在令人敬佩。
“哈哈,燕王说得是,诗词一道,我等皆是拾前人牙慧罢了!”
方亦儒大笑一声,满脸赞同之色。
见他明显想歪了,杨凡不由苦笑。
他说的可都是实话。
诗词一道,杨凡只能说略懂。
所以比起自己作诗,杨凡还是觉得当文化搬运工更好一些。
但这种事,只怕他说了也没人信。
两人笑着饮完了杯中的酒,随后便聊了起来。
一旁的陈方知看着这一幕,心里震撼莫名。
昔日太子太师,闻名大夏文坛的方亦儒,在燕王面前,居然态度如此和蔼自谦!
两人刚刚酒过三巡,便见一长须中年迈步走了过来。
“山长,时辰已到,还请您公布题目!”
听到这话,方亦儒这才放下酒杯,看向杨凡。
“燕王殿下,老夫先失陪片刻!”
杨凡点点头。
看到山长居然还要跟杨凡请示,长须中年脸上露出震惊之色。
这种待遇,只怕是陛下都没有吧!
山长真如此看重燕王?
方亦儒起身,迈步走了出去。
外面的一众学子才女一看方亦儒出来,脸上都露出激动之色。
方亦儒可不是一般的大儒,他不仅在儒林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朝堂之上同样话语权极大。
若能得他赏识,不仅能名传天下,甚至官道之路都有可能变得平步青云。
一时间,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
他们必须趁这个机会好好表现一番才是。
此刻有不少人都显得胸有成竹。
为了这场诗会,他们可是绞尽脑汁,特意把诗会上可能会出的各种题材的诗都想了一篇。
更有甚者,花费重金买了数十首好诗,以求无论方亦儒选择什么诗题,他们都能从容应对。
在在场之人看来,只要自己的得意之作能得到方亦儒的欣赏,那他们所付出的一切就都值得了。
方亦儒站在延伸至湖心的站台上,看向周围众人。
“老夫白鹭书院山长方亦儒,今日很高兴能看到有这么多我大夏的年轻俊才前来参加砚池诗会,希望今日,诸位能为我大夏诗坛再添新篇!”
方亦儒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纷纷起身。
“能得方大儒评点,是我等的荣幸!”
看到众人的反应,方亦儒微微颔首,这才又继续开口说道。
“今日砚池诗会,诸位尽可以尽情交流诗作,但老夫也准备了些题目,若诸位有意,可以题作诗!”
方亦儒此言一出,众人的面色顿时激动起来。
来了来了!
今日来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是奔着这个环节来的。
临场依题作诗,可是彰显自己才华的好手段。
到时候不说能得方亦儒多高的评价,就算只是让在场围观的京城贵女们青目,那也不虚此行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紧盯着方亦儒,想要看看他这第一题会以什么为题。
是秋菊?还是抒发志向?亦或是冬梅?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方亦儒四处看了看,似乎是在寻找适合作为诗题的东西。
有不少人看到这一幕,心里已经暗自窃喜起来。
这砚池园中,除了砚池之外,最受人瞩目的,无疑便是白鹭书院的前几代院长栽种的那些菊花。
而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几乎是每一次诗会都绕不开的题目。
所以他们对此早有准备,准备了大量有关于秋菊的诗词。
就算碰到同样擅长做秋菊诗之人,他们也有底气与对方一较高下。
可就当所有人都以为方亦儒会以秋菊为题之时,方亦儒却突然负手说道:
“我辈读书人,读文章,写文章,这一辈子,似乎就是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之中度过,所以这第一题,就以文章为题,诸位可以以对文章创作的看法来作诗,亦可以以自己创作文章的感受来作诗!”
“啊,文章?!”
方亦儒此话一出,就有人忍不住惊叫起来。
他们万万没想到,方亦儒会选这么一个刁钻的角度出题。
以文章作诗,这谁能想到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