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曝光古人皇功业,惊呆皇帝们

第402章 漠南之战中藏着更大的秘密(4/5)

是,卫青攻打右贤王部,在漠南之战中,他的战果,有问题呢?】

  【卫青俘虏的15,000人,有没有可能,根本就不是右贤王部下的精锐骑兵呢?】

  【甚至,有没有可能,卫青俘虏着这15,000人,他连匈奴的正规军队都算不上呢?】

  【有没有可能,这15000人中,就没有一个人是匈奴右贤王手下的兵呢?】

  【那更有没有可能,这些人全都是草原牧民呢?】

  【也就是说,司马迁用他的曲笔,层层嵌套之后,给你讲了一个非常炸裂的故事!】

  【卫青在漠南之战中,率领着十几万的大军围攻匈奴右贤王3万精锐,最后一无所获!】

  【所以,他们只能抓了匈奴右贤王指挥部中,15000提供各种后勤服务的草原牧民呢?】

  【这才是,司马迁要告诉你的真实历史,也是,卫青漠南之战中最大的水分!】

  【司马迁再给你说,这一战,汉武帝对匈奴军队的主力骑兵打击力度,约等于0!】

  【是的,这是司马迁在说,这是大炮打蚊子,最后,还让蚊子跑了的故事。】

  【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和汉武帝对卫青发生了重大的分歧!

  司马迁认为,汉武帝,这是不顾原则的去抬高卫青的身份,卫青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赏赐,是因为他的外戚的身份,而非将军的身份,更不是漠南之战的军功。】

  这里叠个甲。

  关于匈奴裨王的学术解释,相信一些人也搜了,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就是匈奴裨王是身份特别低的底层官吏,是匈奴小王的副手,就是我采信的解释。

  第二种解释,有学者认为,匈奴裨王,是匈奴的中央大贵族,超级有地位的那种,他的身份仅次于,一帝四王,匈奴裨王是匈奴单于的副手,匈奴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的副手。

  那么,第二种解释对不对呢?

  我认为完全错误。

  我有以下的论证过程。

  1.如果匈奴裨王,有这么大的权力,是中央大贵族,那么,他必须有着与之匹配的兵权,那么他的兵权至少都是一万骑兵起步,部落族群人数都是5万到十万起步。

  而右贤王竟然拥有十几个裨王,这还是被活捉的,没有活捉呢,所以打底20个匈奴裨王。

  那么,匈奴右贤王就得多20万骑兵!

  光是一个右部大战区,就有20个匈奴裨王,那么其他两部分,至少也得20个匈奴裨王起步吧。

  因此,可以得出,匈奴至少有60个匈奴裨王,匈奴的兵力至少得增加60万!

  这种兵力是极其不合理的。

  2.匈奴裨王如果是中央大贵族,并且拥有那么多的军队,那么,卫青的漠南之战,就不是十几万包围3万打歼灭战了,而是十几万对战二十多万。

  匈奴右贤王就不用跑了,这点跟史实不符合。

  3.如果匈奴裨王真有这么强,卫青俘虏匈奴裨王十几个,是什么概念呢?

  至少也要打崩了他们的麾下军队吧,就像是你要俘虏刘邦,要击溃刘邦的联军,你要俘虏项羽,得把他的兵打光了吧。

  按照这种推测,卫青至少也要歼灭敌人在十万起步,才能拥有俘虏十几个匈奴裨王的可能。

  如果卫青真的有这么大的战果,史书真要把他吹成神了,司马迁估计都没有话说,显然战果不匹配。

  而打出了这么大的战果,卫青怎么可能零战损呢?

  开无双也开不出这样的效果。

  4.匈奴裨王如果真的有这么大的权势,那么,他怎么可能没有王号呢?

  要知道,匈奴裨王如果真如一些学者推测的那样,是匈奴中央顶级大贵族,那么,他们的地位还在匈奴浑邪王这种地方贵族之上。

  十几个匈奴裨王,比匈奴浑邪王更强,难道不配拥有王号吗?

  5.匈奴裨王真这么强,那么,俘虏他们的时候,势必会俘虏大量的从属官吏,比如,当户,都尉,这种底层官吏,至少都是几百起步。

  霍去病的战果中,俘虏一个比浑邪王还弱的王,俘虏都是几十个上百个这种官吏记载,但是卫青却没有。

  所以,匈奴裨王不可能是大贵族,他没有属于自己的从属官吏体系。

  综上所述,

  匈奴裨王,是匈奴大贵族,势力仅次于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这种说法完全错误。

  所以,我采信了匈奴裨王是匈奴小王的副手,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官吏这种观点。

  明天看看司马迁最后如何拧干卫青漠南之战的水分,然后回归秦文公,汉朝留下一些悬念,咱们还是从大秦帝国开始讲。

  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