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京城,义忠亲王府——
咚!
一柄青铜茶盏重重砸在青砖地上,褐色的茶汤溅起,映出义忠亲王那张狂喜到扭曲的脸。
呵哈哈哈哈——!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
他一把抓起桌案上的密信,双手因兴奋而颤抖,在烛火下反复确认每一个字——
【事已成!】
【江南叛起!】
【宫中火起!】
【金陵大乱!】
好啊!常爱卿!你这计谋当真鬼神难测!谁能想到,甄家这把刀,最终竟真能插进皇帝的心窝!
常翰飞立于堂下,眸光幽深似井,并未被这份狂喜撼动分毫。
他伸手接过密信,在烛火上徐徐焚尽,轻声道:
王爷,此刻还不到欢喜的时候。
什么?
义忠亲王的笑声戛然而止,金陵都乱成这样了,难道还不是天赐良机?!
常翰飞缓缓直起身,望向窗外烈日当空的天色:
如今江南虽乱,但现在尚未确定皇帝是否身死!他身边的虎贲铁骑、暗藏的忠臣死士......都还在。
他回眸,眸光陡然锐利:而这,便是我们最后的机会。趁着消息尚未传回京城,趁着京营还不知情,若再迟疑,唯恐再生变故
京城不同于江南,我等本就势弱,唯一有优势的,也不过占据天时罢了!
砰!
义忠亲王拍案而起,眼中戾气陡生:那还等什么?!立刻命人控制京营!兵围辽国府!先斩了贾天戈那小儿!
王爷!
常翰飞厉声喝住,不可莽撞!
说罢,常翰飞深吸一口气,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掐进掌心,强忍着心中翻涌的怒意——这位主子当真是被天大的利好消息冲昏了头脑!
还兵围辽国府,这事他想都不敢想
他盯着义忠亲王那张因兴奋而涨红的脸,声音冷彻:
王爷,此刻若贸然动手,我等必死无疑!
义忠亲王脸上的狂喜骤然凝固:你——
方才你又言,我等占据天时,义忠亲王眼中戾气陡生,金陵大乱,皇帝生死未卜,京营尚未警觉,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常翰飞眸光幽深,缓缓摇头:王爷,京营十成势力,贾天戈独占五成,开国一脉占两成,余下三成中,我们不过占其二。
那又如何?义忠亲王气急,趁贾天戈尚未察觉,先下手为强!
强?常翰飞一时语塞,王爷可知,贾天戈此人不好金银,又不喜夺手下战功,故而深受将士爱戴,在其麾下处事的京营将领半数以上皆受其恩惠!
若无正当理由,咱们胆敢说那贾天戈一个不好,他们便敢拔刀相向,何况兵围辽国府?!
义忠亲王面色一滞。
常翰飞继续道:更何况,若贸然起兵,那些摇摆之人会帮谁?开国一脉虽占两成,但若贾天戈振臂一呼,他们未必不会倒戈!
义忠亲王脸上的狂怒渐渐褪去,眼底的疯狂稍稍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阴鸷的冷静。
他缓缓坐回太师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沉默良久后,突然叹了口气——
本王......方才确是被利好消息冲昏了头啊。
他目光深沉,声音渐渐低沉下来。
常爱卿,你说的不错......兵围辽国府?呵......本王一时糊涂,险些坏了大事。
常翰飞闻言,眉头微松,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这位主子虽然容易因得意忘形,但至少听得进劝。
王爷能醒悟,便是大事可期。他缓缓拱手,沉声道。
义忠亲王抬眼看他,眼中已恢复了几分阴郁的算计,问道:
那么......按原定计划进行?
常翰飞嘴角微扬,露出一丝冰冷而笃定的笑意:
正是。
我们暗中潜入城的八千精锐,早已潜伏妥当,只等与皇宫内应联手!
——先合围紫宸,拿下太子!
到那时
他话音微顿,眸光一寒——
这也是为何方才义忠亲王敢放言兵围辽国府的原因——早在此前,他们便派遣八千兵甲秘密进城!
“到那时......””义忠亲王接过话,这京城上下,便是我等的囊中之物!
说罢,他再次望向常翰飞,“待本王登临九五,爱卿便是朕的开国功臣!
常翰飞却不动声色,只是淡淡道:王爷明鉴,臣所求不过替自己讨一个公道罢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