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在下神策将军神武侯

第531章 回京1(2/3)

动,比刚才压抑的怒火更沉、更冷。

  我的他微微颔首,示意继续。

  “……陛下,”史鼎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急迫,“为今之计,臣斗胆直言,当务之急是即刻返回京师,主持大局!京畿不稳,则天下危矣!”

  他说着,额角渗出的汗珠滚落下来。

  本以为只是江南甄氏作乱,谁能想到这把火竟烧穿了运河,燎到了天子脚下!

  这盘棋,彻底乱了!

  这其中的影响恐怕不单单只是目前现在能看到的。

  庆帝的目光,如同冰锥,缓缓转向史鼎身边的贾玌。

  “天戈,你的意思?”

  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臣附议史大人。”贾玌迎着皇帝的目光,没有丝毫犹豫,沉声道:“京师乃天下根本,万不可有失。”

  “臣率部星夜兼程,八日方至此地,京畿如今是何光景,实难预料。”

  “叛军主力虽灭,然江南余孽尚需时间清剿,此刻大军主力仍滞留京畿周边。当以雷霆之势,先定中枢之乱,再携王师南下犁庭扫穴,方为万全之策!”

  庆帝眼中寒光一闪,贾玌的话,字字如铁,砸在他心坎上。

  “善!”他猛地一点头,声音斩钉截铁:“即刻整军,星夜兼程,回京!”

  “陛下圣明!”

  史鼎、陈守年等人连忙躬身应诺,心头一块大石落地,回京总算定了!

  然而,贾玌的话锋却在此刻陡然一转。

  “然!”贾玌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决绝,“陛下,清流关外,尚有降卒数千!”

  “我军粮秣,早已告罄!此间缴获,杯水车薪!大军回返京畿,千里奔袭,人困马乏,自身所需尚且艰难维系,何来余粮供养数千张敌口?”

  史鼎、陈守年等人脸上的庆幸之色瞬间僵住,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们都是老将,此刻贾玌提出这个问题,那自然是

  贾玌的目光扫过众人骤变的脸色,没有丝毫动摇,反而更添几分凛冽的杀伐之气:

  “此等降卒,非精兵强将,多为甄贼裹挟之乌合。可,其手持兵刃,围攻圣驾,已是十恶不赦之罪!此其一!”

  “其二,若放归,其心怨毒未消,必与甄贼余孽合流,或啸聚山林为寇,或流窜州县作乱,顷刻间便是燎原之火,遗祸无穷!江南糜烂,非朝廷之福!”

  “其三,”贾玌的声音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平静,“粮尽!无粮羁縻,无兵看守!留之,是坐等其因饥生变,再次炸营!届时,我军腹背受敌,回京之路,便是黄泉血路!”

  他最后一句,如同重锤,狠狠砸下:

  “为陛下安危计,为大军归途计,为江南长治计——此数千降卒,当杀!立杀!以儆效尤,震慑不臣!亦......节省粮秣!”

  “节省粮秣!?”

  又是这四个字!轻飘飘的,却比任何刀剑都更锋利,更冰冷,更残酷!

  在座所有人都知道,贾玌说的确实在理。

  他们如今首当其冲的便是回京,需轻装快马,以最快速度稳定京畿局势。

  带着这数千降卒,无疑是个巨大的拖累,留下又无人看管,确实是个棘手的麻烦。

  从各方面考量,杀了他们确实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

  可是,庆帝一时间也难以开口!

  毕竟,这是数千条人命,哪怕是叛军降卒,可一旦下令斩杀

  贾玌看着庆帝眼中翻腾的杀意与那丝不易察觉的犹豫,眼神微动。

  他正要再次开口,替庆帝承担这“屠夫”的恶名——

  “陛下!”

  一个带着沙哑、疲惫,却又异常坚定的声音,猛地响起,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都集中到了声音的来源——陈守年!

  只见这位老将猛地踏前一步,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噗通”一声,重重地单膝跪倒在地!

  膝盖砸在沾满血泥的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陛下!辽国公所言,句句属实,皆是金玉良言!粮秣断绝,大军归途艰险,降卒确为心腹大患!”

  陈守年的声音带着一种豁出去的铿锵,“然,此数千降卒,虽曾附逆围攻圣驾,罪在不赦!然究其根本,多是被甄贼胁迫裹挟之愚夫,其心未必尽叛!若尽数屠戮,恐失江南民心,更损陛下仁德圣名!”

  他深吸一口气,而后掷地有声:

  “臣陈守年,斗胆请命!”

  “金陵一战,臣身为备武营主将,护驾不力,致使皇城险陷,陛下蒙尘!若非辽国公神兵天降,力挽狂澜,臣等早已是甄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