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第96章 致敬先烈《小河淌水1952》(3/5)

,门槛高的同时,其唱腔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像是在沈铭恩这首《小河淌水1952》里,姚淑璃这一开始被一些年轻、浮躁的观众称之为“俗气”的唱腔,在随着歌声情绪渲染进入后,你会发现真的很应景,真的很和谐,真的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啊!

  大段大段的rap词虽然没有任何刻意的双押、单押,可是每一句结尾都会点题一般的点出“歌唱”的“妹”。

  “妹”,是故事里主人公拼尽一切都想要守护的人。

  她的歌喉,新中国的美好未来,是支撑他一路冲锋陷阵的最大动力!

  而在这一刻……

  “妹”的歌喉、“哥”的家书,仿佛全都具现化了一般。

  那一刻……

  一切,都那么的震撼,那么的深入人心。

  那一刻,导播的镜头扫过每一位聆听这首歌的观众,你会发现好多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光芒,那是眼泪,是眼泪映照出的光芒。

  ……

  “1952年冬至……”

  “妹,相距一别,足有五年,你从未对我有所吐怨……”

  “现如今,我大概已无法当面致歉……”

  “那满天战机在我头上密密麻麻地轰炸,身边同志也只留得三人未有倒下……”

  “但即便粉身碎骨,我也断不会把这阵地给抛下……”

  “我虽是个坚定地唯物主义者,却也渴望来生能与你再相拥一刻……”

  “若时光可以倒回,我想时针走的慢一些……”

  “在太极山口,兴许还能多瞧上你几眼……”

  “妹,那cx的高粱地,和家乡一样美……”

  “金风拂过溪水,云朵绕着山,就像翡翠……”

  “我把那红花,塞进了信纸给你,愿它不会枯萎……”

  “此生有你,无所遗憾。”

  “祝世界和平,再无泪水!”

  “新中国,万岁!”

  ……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啊~”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啊啊~”

  ……

  通篇至此,画下尾声。

  一首歌,几段歌词,哪怕采用的是最大限度篇幅的【说唱】风格,也并不能完整的将先辈的故事诠释出来。

  但能够让人铭记那段历史,能够激起大家的爱国意志,也已然足够。

  空灵的歌声落下后……

  “……”

  现场先是一片安静。

  待得沈铭恩携手姚淑璃,共同向着台下,鞠了一个代表着结束的躬之后,现场的观众方才真正的意识到,他们的演唱,结束了。

  片刻后……

  现场逐渐有人站起身来,抬起双手……

  “啪啪啪……”

  鼓掌。

  这是自发的,是不约而同的,因为现场很多人下意识的站起身来鼓掌,压根儿没有看别人,压根儿不存在“跟风”这一现象。

  着实是,被这首歌,给感染到,给震撼到了。

  天知道那句“新中国万岁”从沈铭恩的口中被用说唱的方式念出来的时候,大家有多么震撼!

  隔壁线上直播间里,弹幕更是直接刷疯了!

  不光是那句【新中国万岁】几乎满屏都是,下面评论区更是有人做出这样的评价:【这不是中国新说唱,这是新中国说唱!】

  什么叫说唱?

  许是那些呼喊乱叫怼天怼地怼空气,甚至于“临时抱佛脚”这种煞笔玩意儿太多了,大家提起“说唱”,尤其是“华语说唱”,下意识的就觉得肯定是一群很low的东西,肯定听得很尬很垃圾……

  可沈铭恩今天,却像是在用实际行动,刷新了每一位观众对于“华语说唱”的认知一样。

  让大家知道,华语说唱,也可以很高级!

  沈铭恩这首《小河淌水1952》通篇采用一种类似于“念白”的方式,说实话大家听不出哪里高级来,甚至如果那说唱圈子里那套双押、单押啥的玩意儿出来做对比,你还会觉得这首歌怎么……那么怪!

  怎么有点儿……四不像。

  严格来说,沈铭恩的演唱方式也跟之前那帮不擅长说唱的前辈一样,更像是在念课文……

  可不知道为什么,你听他唱,非但不会出戏,反而会有种被他的歌声感染的感觉。

  大家并不否认,姚淑璃的吟唱背景音在里面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也不可否认歌曲内容非常抓人……

  但沈铭恩的演唱,也总是给人一种很有东西的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