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选秀顶流开始

第392章 横扫大奖,强势空冠(1/5)

  如果说沈倦今年凭借《利维坦》横扫颁奖季,意味着他已彻底获得了主流乐坛的尊重和认可,那么《Circles》在发行半年后的逆袭夺冠,则意味着沈倦已拥有了稳定输出冠单的粉丝体量和市场影响力。

  从今往后,欧美的大众群体将会把他当成像泰勒比伯那样的主流歌手来看待。

  而不是像BTS、BLACKPINK那样失去新鲜感后,便会被扔到一旁的外来者。

  虽说像他们这样的非主流歌手往往能在舆论层面获得优待,毕竟不管美娱有多烂,至少明面上的口号是多元化,再加上东亚饭圈粉丝往往很擅长制造数据,能够为报道她们偶像的媒体带来大量点击率。

  所以米国媒体们都很乐意吹他们两句,以此收获他们的公关费以及粉丝流量。

  像环球之前为了让沈倦快速进入北美市场,就没少在媒体以及像滚石这样的知名乐评杂志上花钱给他造势,于是许多乐评网站不是把他的专辑评为满分专辑,就是把他吹成亚洲的甚至新时代的MJ。

  更有甚者,还把他吹成了21世纪的披头士,认为他的横空出世不仅为亚洲艺术家注入了活力,还影响了所有Z世代艺术家,他不仅代表着音乐产业,还代表着当前这个流媒时代的艺人发展的终极形态。

  反正怎么夸张怎么来。

  虽然招来了许多骂名和非议,国内黑粉调侃他是“皮尖土”和“产业哥”,但也为他和他的新专辑带来了许多额外关注。

  最起码使得很多人都想看看“新时代MJ”和“21世纪披头士”到底有无实力。

  在某种程度上,这倒是为利维坦上线后,沈倦迅速征服北美听众埋下了伏笔。

  毕竟当一个你之前认为是在吹牛逼的疯子,真的做出一张旷古烁今、征服你耳朵的专辑后,你之前对他的一切诋毁和谩骂都将化为愧疚,并进一步催生出皈依者狂热心理,逐渐成为他的歌迷甚至粉丝。

  毫无疑问,将过度吹捧和恶意捧杀化为养分,也是沈倦引以为傲的能力之一。

  而且据米国街头调查数据统计:

  就全年龄段而言,差不多75%的受访者称最令他们印象深刻的亚洲人是沈倦。

  97%的低于25岁的年轻人称,一提到亚洲明星,他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沈倦。

  91%的年轻女孩在健康阳光的沈倦和塌过房的贾斯汀比伯之间,选择了沈倦。

  甚至就连陷入皈依者狂热后,最看不起同胞、最见不得同胞好的香蕉人都不好意思光明正大地说自己讨厌沈倦,毕竟他不仅成为了媒体口中的“亚洲之光”,还成为了很多亚裔心中的“少数族裔之光”。

  两年时间,两张正规英文专辑。

  截至目前

  六首冠单:在新/超生代所有歌手中排名并列第四,男歌手中与比伯并列第二。

  八首声破天10亿播放量单曲:全生代男女歌手断层第一,连接近他的都没有。

  (声破天算是这两年才真正发展起来的,所以沈倦在时间积累上没吃太多亏)

  一轮已提前锁定票房年冠,奔着破历史记录冲击十亿美金票房去的世界巡演。

  有实销、有流媒、有巡演、有星光。

  有短期热度不输“北美意难忘”Jelena的大势CP“翻版北美意难忘”Alexana。

  有隔三差五就跑去少数族裔社区做公益,动不动就带头发起捐款的慈善人设。

  前段时间托种族骑士节奏和点草断眉船扑的福,有了抓马,现在又有了奖项。

  然后还和马龙比伯泰勒这几位一线歌手,保持着明面上的好兄弟好朋友关系。

  甚至就连北美最大网红社团卡戴珊家族,都和他保持着还算不错的私交联系。

  他几乎把对他事业发展有正向增益且他当前能够做到的事情,全部做了一遍。

  这就是沈倦交出的答卷。

  虽然看起来有些太全面、太艰难了。

  但这是必要之举。

  毕竟想要将“优质偶像”的生态位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独吃所有的人设红利,成为米国Z世代的意见领袖和精神寄托,就得尽可能做得更多,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在Z世代人群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沈倦出道人设是像萌德那样的阳光鲜肉创作才子,以及在欧美很吃香的花花公子大众情人,等于说是和很多人抢饭吃,而今年转型成市场稀缺的优质偶像开始大量输出价值观后,则变为了一人通吃)

  总之,他已经通过这两年时间,打好了朝六边形无死角战士发展的坚实基础。

  今后只要不出现太大动荡,只要作品质量不出现明显滑坡,只要没有太大的黑料产出,他的发展绝对称得上一片光明!

  “世男一”这个象征着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