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第225章 上报得当,倭患损失可以不计!要对东瀛重拳出击!(1/2)

  一听是倭寇犯境,

  罗鹏远大惊失色,

  立刻将“宰肥肉”的心思抛诸脑后,

  点齐县衙所有人马,

  顶着烈日,跟着村民们直奔他们居住的流湾村。

  到了这依山靠海的小渔村,

  却见整个村子一片狼藉,

  房舍坍塌了大半,

  所有值钱的东西,几乎都被洗劫一空。

  在痛失家园的村民们,跪哭着寻求救助的声音中,

  罗鹏远巡视完现场,

  坐上回县衙的马车,旋即露出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他在担心自己的乌纱帽和身家性命。

  同乘的心腹师爷,拱手劝解道,“大人,您且多宽心。”

  罗鹏远叹了一口气,忿忿地说道,“你叫本官怎么宽心?”

  “朝廷前脚刚连下两道警示倭寇进犯的指令,”

  “可后脚倭寇就到了,”

  “等朝廷追究起来,本官。。。本官,唉。”

  “这该死的倭寇,劫掠哪里不好,非要跑我平阳县来,”

  “本官又没招惹他们!”

  “那该死的水军,不是捷报频传,连连破倭吗?怎么还有漏网之鱼登岸?”

  “金乡卫那群酒囊饭袋,平日里就属他们破事儿多,他们离流湾村这么近,关键时刻却不见他们出击,”

  “本官要是出事了,一定要参劾他们一本,”

  “还有海关,好好的解什么海?现在罪全部让本官受了。。。”

  骂遍了一群人,

  罗鹏远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师爷见自家东翁发泄完,心绪稍稍平复,才继续说道,“大人息怒,学生有办法保您平安度过。”

  “学生刚才带人查探过了,”

  “整个村子虽然几乎被倭寇夷平,东西也洗劫一空,”

  “但好在村民比较机警,”

  “倭寇打来的第一时间,他们就组织村里的壮丁反击,老弱妇孺都躲到了山上,”

  “除了财货损失,村民死伤了几个人,其实损失并不算特别严重。”

  “所以,学生以为处理此事的关键,在于如何向上奏报。”

  罗鹏远眉头微挑,沉声说道,“快快详细说来!”

  师爷轻咳一声说道,“大人容禀,这流湾村村民奋起抵抗倭寇进犯之举,可以归因于县府和大人您认真执行朝廷下发的指令,宣导警惕倭寇的结果,”

  “至于流湾村的损失,主要是因为临近的金乡卫军纪松懈,防御不利,不重视朝廷警惕倭寇的指令。”

  “一切的错误,都在他们。”

  罗鹏远眼眸瞬间泛亮,“妙啊!”

  “本官只要尽了警示倭寇,组织自保的职责就好,”

  “回击并消灭倭寇,本就是卫所那群兵痞的职责。”

  “这样,”

  “你回去立刻让人尽快往各乡张榜公示警惕倭寇的指令,要让人感觉到本官已经第一时间宣导到位了,”

  “另外,你立刻按刚才的思路写一份奏报,尽快呈报上去,”

  “那流湾村的损失,可以适当写少一些。”

  “倭寇肯定不会只袭扰我平阳县一处,”

  “到时候,对比之下,本官说不定还能被记上一功呢,”

  “哈哈哈。。。”

  罗鹏远越说越得意,脸上的肥肉抽动着,发出贪婪的笑声,全然不复之前登车时那副烂泥般的样子,

  师爷也咧着嘴,轻声陪笑着,

  “适当写少一些”?

  那就是把损失写到忽略不计了,

  “大人英明!”

  “学生一定办好此事。”

  ······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数日,

  京城,

  林豪刚刚处置完礼科的事务,回到海关班房里,

  刚入座准备看史籍,学习如何更好地做一个权臣,

  却见赵勉拿着一份奏报,和俞通渊匆匆步入房内说道,

  “林老弟,有急报!”

  “从辽东的金州、山东青州、浙江温州、广东惠州等沿海多地,遭受倭寇劫掠!”

  林豪顿时眉头一皱,将史籍一丢,接过奏报,快速看完之后厉声说道,

  “简直混账!”

  “地方上那帮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朝廷明明都已经传令下去,要时刻警惕倭寇进犯,”

  “一个个的都不当一回事,”

  “除了这个温州平阳县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