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

第二百五十二章 郑和的消息,出海!

  京城。

  东宫。

  朱允熥一边喝茶,一边翻阅着汇编了全国大臣奏章的《每日简报》,以及探听司情报司上呈的《国内外情报简编》。

  看完之后,又拿起一份《军情简报》看了看。

  《军情简报》是大明军事学院编制的。

  明初的军事大权,基本上掌握在五军都督府手中。

  兵部虽然名义上有考核将领的权力,但实际上,因为不能过问具体的军情,导致权力很小,更大作用上,还是保障军队的后勤供应。

  此时的统兵大将,大多数还是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淮西勋贵,十分强势,并不将文官主导的兵部看在眼里。

  曾经发生过兵部尚书向统兵大将索要本部兵将的具体编制人员数量,被统兵大将拒绝的事情

  双方为此闹到御前,结果,老朱将兵部尚书责骂了一顿,并告诫他不可过界。

  由此也可以看出,明初兵部的地位之低。

  军方强势的大将,如蓝玉,傅友德等人,位列国公,军功显赫,谁又会将区区兵部尚书看在眼里呢?

  朱允熥开始军改之后,总觉得这样也不是一个办法,有意对其进行大改。

  但眼下手中能用的将领还是太少,那些淮西勋贵,尽管天然便是他的支持者,可这些人的毛病又委实太多了。

  说白了,和老朱打完天下后,淮西勋贵的使命就已经基本完成。

  留着他们,唯一的作用是保持军队和人心的稳定。

  当然,要是他们真能适应新型军队的建设需求,能顺利转型,朱允熥也乐得继续使用他们领兵作战。

  毕竟,虽然热兵器和冷兵器是截然不同的战争形式,但指挥战争需要的一些品质总还是相通的。

  曾经表现出色的将领,仍然会有着不错的水平与能力。

  也仅止如此。

  军事指挥的中枢权力上,朱允熥还是不愿意那些人染指。

  他们所立的功劳太大,太难于驾驭。

  另立中枢军事机构的想法,便暂时压了下来。

  邮传部发展起来后,朱允熥发现,将领们寄来金陵的信,其中有九成去了大明军事学院。

  新军分配去各军的人,都有大明军事学院学习的经历。

  原来的老将,也一批一批的进入,又一批一批的离开。

  他们在大明军事学院还有同学,有老师,便有了大量书信往来。

  见状,朱允熥干脆在大明军事学院设置了一个临时性军事研究机构。

  名义上是对军队转型,双军事主官改制,以及新军建设,冷兵器换装热兵器等问题进行学术研究。

  让军中将领向其汇报遇到的问题,该机构再进行研究,给予帮助与建议。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将转型改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弄清楚,搞明白。

  将领们未必都会事无巨细的上奏朝廷,但对于能帮自己的出主意的“研究机构”,则多半会知无不谈,言无不尽。

  其(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abiqu.cc。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sab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