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让贤

第四百八十九章 信仰与忠诚,老朱的震撼!

  军队之所以具备强大的战斗力,根本源于其严密的组织结构,以及维系组织的铁律军纪。

  一旦脱离组织的束缚,化整为零,士兵便不再是军人,而与普普通通的百姓再无分别。

  这一次乔装为商旅、分批出关的计划,表面看来不过是换了身衣裳、改了行程,但实际操作却对军队的纪律与凝聚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这不仅是一次战略上的转移,更是一场对军魂的真正考验。

  事实上,在此之前,这个时代的士兵,是难以分散行动。

  一旦有可趁之机,便有不少人宁可冒险逃亡,也不愿继续从军。

  明朝后期卫所制度的崩溃,并非单纯因为战力不济,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兵源早已空虚。

  底层士兵大批逃散,连兵籍都成空名。

  原本一卫编制五千六百人,实际上往往连五百人都难凑齐。

  纸面数字固若金汤,实战调度却形同虚设。

  让士兵混迹于逃荒的百姓之中伺机攻城,这种战术古来有之。

  但那往往是短时权宜之计,时间不能持续太久,更不可能行军千里。

  否则,士兵弄不好就真变成百姓跑了。

  然而此次行动不同,自嘉裕关至别失八里,足足三千余里路途,沿线还需横穿干涸沙海,地势艰险,环境恶劣。

  在这漫漫征途之中,士兵们需分批潜行,乔装成商旅,一小股一小股穿越封锁线。

  问题是,他们在中途,会不会当逃兵呢?

  待他们抵达别失八里之时,还能否迅速集结?

  还能否重组为一支编制完整、纪律如铁的战斗军团?

  这个问题,没有人敢打包票。

  自古以来,边防之军之所以悍勇,往往是因边军是“无可退之地、无可逃之人”!

  身处险地者,自然死战不退。

  若真给他们一条生路,又会否有人趁乱溃散、逃之夭夭?

  实难断言。

  然而,沙祁阳对此却信心坚定,眼神中甚至透着几分骄傲。

  他对老朱恭敬说道:“无上皇请放心,此番出征的新军,皆为主动自愿参军,无一人是被强征入伍。”

  “听闻要进军别失八里,士兵们个个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早就盼着能有这一战,为国效力,建功立业。”

  “他们知道这次行动非同寻常,更懂得保密纪律之重要。”

  “微臣敢以军旗为誓,绝不会有一人擅自泄密,更不会有人胆敢临阵脱逃。”

  老朱微微颔首,他是久经沙场之人,对兵法军阵自然有极深造诣。

  仅凭眼前这支队伍的军容严整、行伍有序,他便一眼看出,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

  但一支军队的真正成色,光靠外表是不能完全看出来的。

  是否能经得住长途潜行与分散作战的考验,最终还得看实战中的表现。

  需要由时间与战场去检验。

  新军的士兵被分成了数十股,按小队行进,少的五(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abiqu.cc。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sab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