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晃的月色,连同白墙荧幕上的光纹,同步晃动。
乍看上去,如似给那座斑驳的石碑铺上了一层清冷的光衣。
久远的时空,仿若在这一闪一动间,被无限拉近了距离。
众人沉默着望向视野中的沧桑巨物,一时竟有些不知该如何将复杂的心绪描述。
说实话,站在他们朴素的视角上看过去。
如果今天齐洛仅仅只是讲述一则神话故事或者放出一张石碑照片的话,无论如何,他们都会拼尽全力的去辩驳几句的。
可现在,他却先后将两样关联紧密的佐证祭出。
那则【药女奔月】的故事,常年流传在嵩山东麓。
而无比巧合的是,那块承载了历史印记的石阙,也伫立在嵩山东麓。
神话上的故事被具现到了石阙上方,无论是站在哪种角度上去看,都不能说二者之间没有关联。
虽然这并不足以彻底证明嵩山就是嫦娥奔月的地点,无法完全用来支撑嵩山是地月连接点的观点。
但用来做辅证,是挑不出来一丁点毛病,甚至完全没有问题的!
一时间,那些此前无比坚定的“倒齐派”,突然就齐齐缄默了下来。
说实话,有时候他们真的很佩服齐洛,这人到底是怎么做到在小小二十来岁的年纪,就收集到如此海量的信息的?
莫非,他的一天有四十八个小时么?
可问题是,以他目前展现出来的恐怖知识量来看的话,就算是四十八个小时,也好像完全不够啊!
深彻的无力感,在心间久久弥散。
不知过了多久,直播间中那道熟悉的声音,终于再现!
“一则传说、一块石阙,彼此之间相互支撑着给了我们足够的论据。”
“直播间内很多人应该平常不怎么接触人文社科类的论证结构吧,其实刚刚我讲述和展示的这一切,就是这个学科中尤为经典的【民俗史料+文物史料】的联合论证模式。”
“在方法的科学性和史料的准确性上,我希望大家能够给我投赞同票,而且之前也已经说过了,倘若你依旧存疑,大可以实地走访勘验一番,孰真孰假,一去便知!”
这一次的回应,逻辑无比清晰。
乃至于当他话音刚刚落下的那一刻,远在千里之外的文史研究馆负责人,立刻就给予了高度的回应。
【完全赞同主播的逻辑体系和论证方式,我是九州文史研究馆负责人楚庆,这的确是我们常用的论证体系,而且他刚刚提到的嵩山东麓嫦娥传说与那块“少室阙”,也是真实存在的,希望大家能够坦然接受!】
最终的论调,就这样被专业机构给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彼时夜色已深,浓烈的冷意将体内仅存的倦意全数冲散。
众人怔怔望向荧幕中央的那块石碑,一时竟有些失言。
倘若.......倘若这嵩山真的是所谓的【地月连接点】的话,那《酉阳杂俎》中的白衣人,定然是从月背刚刚降落的存在。
这岂不是说,撰写《酉阳杂俎》的那个人.......也定是非同寻常的存在?
再一次,众人对九州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感到了深深的感慨和畏惧。
这其中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真的没有人可以获知。
沉郁的心,跃动不至。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平稳清晰的直播镜头,朝齐洛所在的位置推进过去,再一次拉近了他和观众们之间的距离。
“之前说过,关于嵩山是地月连接点的佐证,不仅仅只有一个!而且如果你们要是依旧觉得刚才我的解读太过主观的话,那现在,我来找一个足够信服的东西来为自己背书!”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表情期待的望向齐洛。
背书?
听主播的意思,接下来要讲述的内容,好像依旧不简单呐
正想着,只见齐洛举步来到了放置着一张立柜的墙角处,俯身下去搜寻一番后,将一张略显发黄的报纸举起在空中。
报纸???
看到这样物件的第一时间,众人表情纷纷有些茫然。
不是......说好的背书呢?一张报纸而已,能背个什么书,主播这也有些太过虚张声势了吧?
刚刚被压制下去的疑惑情绪,重新泛起。
正当观众们准备将其吐露而出之际,属于齐洛的声音,却率先响起在耳畔。
“这张报纸,就是我用来支撑观点的重要佐证。至于为什么我说它可以充当证据而且同时实现背书的智能,.大家......一看便知!”
说话间,齐洛快步来到镜头前方,驻足之后,便迎无数到道期许且茫然的目光,将报纸上的一处版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