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第一百一十八章 连番拷问(1/3)

  三份折子,对应着三个人。

  朱亮祖,顾时,还有原本在旁看戏的王志,低头看着地上的三份折子。

  都彻底的愣住了。

  马世龙这是什么意思?

  这折子里面写的又是什么?

  很快他们反应了过来,各自找到写着自己名字的那份,拿起来打开细细的看了起来。

  密密麻麻的小字,写着一一件件他们做过的丑事。

  可这没什么了不起的啊!

  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放到他们这样的开国勋贵身上,完全无关痛痒,连个屁都不算。

  顺子就为这个生气?

  不可能吧!

  试问大明那位开国勋贵,他屁股底下能干净?

  只要细查都他娘是一腚的屎!

  想着继续往后翻看,慢慢的他们原本的那点想法,彻底烟消云散。

  拿着折子的手都微微开始发抖。

  就比如济宁侯顾时的折子里,写这样这样的一件事。

  洪武八年也就是去年,济宁侯顾时奉旨驻守北平府,可在任上他却成天只顾花天酒地,饮酒作乐,完全不谈军事。

  这可是北平府,大明对元廷的第一线重镇!

  只顾饮酒作乐,说白了那就是拿军国大事当儿戏,要是鞑子真打了过来,北平府出了什么状况。

  他顾时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朱元璋知道此事以后,当场就气的要严惩顾时,还是马秀英从中调和,再加上马世龙马上要巡边。

  再将这事压了下来。

  但严令马世龙,等战事结束以后,一定要给顾时一个教训。

  还有永嘉侯朱亮祖,多次纵容麾下不法之事,私下收受贿赂,以自身权势帮他人遮掩。

  全都明明白白的写在折子里。

  六安侯王志也好不了哪去。

  顾时饮酒作乐,和他一块的就是王志!

  也是一样不顾军事,只想着玩乐,他娘的俩人相见恨晚了!

  并且最重要的是,他们三人或多或少,都和胡惟庸有所牵连。

  他们身为勋贵武臣,驻边大将。

  没事和朝中大臣牵连什么?

  而且这人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丞相胡惟庸,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的吗?!

  特别是胡惟庸这人,暗地里包藏祸心,还完全不知道收敛。

  而且朱元璋父子对此早已知晓,已经在慢慢布局准备收拾他。

  这三个老杀才,想跟着一块陪葬啊!

  马世龙想着这些,就忍不住的要生气,恨不得指着他们鼻子痛骂一顿。

  以他们现在的身份地位,用得着干那些腌臜事吗?

  缺钱花,还是有谁要难为他们?

  是,他们以前干这些都没事。

  但他们怎么就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情况,以前又是什么情况吗?

  元末乱世,一碗饭就能换来一条命。

  自然是百无禁忌。

  可现在呢?

  大明立国已有九年,天下各地逐渐安稳下来,隐隐有欣欣向荣之色。

  身为军侯,身为勋贵,难道就不能动动脑子吗?!

  还当自己是义军,是在造反吗?

  可是真就看着他们被清算,看着他们死在朱元璋的屠刀之下,马世龙真是有些不太忍心。

  这些人。

  当年是和他一起从刀山火海里,一直杀出来的。

  而且他们活着,对大明还是有很多益处,当然前提是他们能改,能收敛自己身上那些坏毛病!

  知道分寸,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都看完了?”

  朱亮祖三人闻言,放下手里的折子,低头没有回答。

  他们是不知道分寸,就知道打仗搜刮的大老粗。

  但这不代表他们没脑子,这折子里面的东西写的清清楚楚,关键在最后后,还明确的写着胡惟庸藏有祸心……

  想想以前做的那些事,私下交流的书信,再大的胆子也得吓出一身的冷汗。

  是真有点怕了。

  好日子刚过几年,他们可不想被牵扯进去,以大明律落一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不安的微微抬起头看向马世龙。

  他们知道,既然马世龙把折子拿给他们,就说明这事情还是有转圜的余地。

  毕竟在以前。

  一众公侯之中有谁犯错,都是他向上位求情周旋。

  而他出面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大嫂的意思,最后都能高高拿起轻轻落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