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文武同心(1/2)

  后半段路,赵好德终于能够安心下来,闭着眼假寐补觉。

  马车慢慢悠悠,摇摇晃晃的往皇城赶。

  路上碰巧还遇到了其他几位赶去上朝的朝臣。

  掀开车帘礼貌性的打个招呼,然后便又都缩进马车中接着休息。

  年龄都不小了,已经没有年轻时那么能熬,能得多睡会就多睡会,省的一会上朝时没精神。

  被御史逮着说君前失仪……

  等到了寅时两刻左右,赵好德的马车终于赶到了东华门外。

  仆从小心的将其搀扶下来,并细心的为他披上一件棉袍,现在夜色还深,天气又冷披上防止着凉……

  站定身形,赵好德放眼望去。

  此时皇城宫门外,已有许多朝中重臣,聚集在这里,三三两两的围在一块说话。

  也有些会做生意的小贩。

  在距离宫门稍远的地方,早早的支起小摊燃着火,做些简单方便,又不会有味儿的吃食来卖。

  一些还没来得及吃饭的官员见着了。

  都会遣仆从,上前花上几个铜板,买上一些垫垫肚子。

  偶尔还会有几名官员,过来和赵好德打个招呼。

  但也仅限于此,打完招呼就走,绝不会和他过多交谈。

  没办法,他虽是户部尚书。

  但在一些人眼中,他同样也是眼中钉,肉中刺。

  赵好德现在是二品大员,不用在乎这些,轻易没人能拿他怎么样,没有皇上点头,基本不会有什么事。

  但是其他人就没有这个本事了。

  也就只有户部官员,才会长时间聚在他身旁,因公和他低声交谈着一些衙门里的事情。

  时间悄然而逝,已经到了寅时四刻。

  吱呀——

  东华门开。

  已然全部到齐的百官,以文武分为区分,站成左右两列,而后再以官位高低为先后顺序,鱼贯而入进到皇城。

  中间还有纠仪御史。

  检查官员服饰,仪表,确定随身未携带武器与私物。

  过程十分繁琐又麻烦。

  慢慢悠悠终于等到太阳升起,终于破开了漆黑的夜色。

  啪——!

  啪——!

  啪——!

  朱元璋御辇抵达奉天殿,鸣鞭三声全体噤声。

  紧接着便是文武百官齐齐跪倒在地,对着朱元璋行五拜三叩头之礼,并齐声高呼圣躬万福!

  朱元璋端坐于龙椅之上,下首站着太子朱标。

  居高临下的看着文武百官,纵然这样的已经见到了千百次,但心中都禁不住升起一股豪情!

  “都平身吧……”

  “谢陛下!”

  朝会正式开始,各部逐次陈奏。

  禀报各项事务进度。

  还有些是地方上呈递奏疏,朱元璋都交给了儿子朱标宣读。

  这些虽然都是国事,但其实并没有什么太重要,或者十分着急要处理的事务。

  每天都是大差不差的那些。

  武官一列几位老军侯听着,甚至忍不住的打起了哈欠。

  这都什么事啊,天天说,天天说,就不能来点其他的换换?

  没意思……

  什么时候能下朝啊,他好跟老哥几个开摊子。

  这两天手气太他娘的臭了,不管是牌九还是骰子,就没一次是赢钱的!

  但哪有孩子天天哭的道理,物极必反,他今天肯定能赢。

  肯定能翻倍!

  “臣户部尚书赵好德,有本上奏!”

  嗯?

  户部尚书?赵好德?

  户部刚才不是已经禀报过了吗?

  怎么又站出来了,难道是因为年纪大了,刚才禀报的时候把一些事情忘记说了?

  几位军侯好奇扭过去头,看向赵好德那边。

  他们虽然不太喜欢遭娘瘟的文人。

  可这也是要分对象的,赵好德是从龙之臣,早早的便投靠了朱元璋。

  和勋贵之间,还是有些香火情的。

  更何况他性情高洁,有气节有品行,勋贵对他感观还是很不错的。

  朱元璋脸上也涌现出些好奇,不过在看向赵好德之前,眼神先在儿子朱标的身上掠过。

  “哦,赵爱卿有何事要奏啊?”

  “快给咱说说。”

  “臣恳请陛下重开科举,分设南北两榜取士!”

  赵好德说着猛地抬头,和朱元璋对视了一眼,而后又立刻低下,“为我大明选拔英才栋梁,充实官位,造福万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