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第二百五十七章 圣旨虎符(1/2)

  “你这法子可行。”

  朱元璋站在装着红薯的水缸前,摸着郁郁葱葱的绿叶,身后站着过来的马世龙。

  “只要是能把银子带回大明,咱随便你怎么折腾,前些日子就已经和你说过了,倭国及海外诸事全权都交给你。”

  朱元璋说完这些扭头另一边。

  两个身材矮小干瘦的吕宋农人,此时也正惶恐不安的望着他。

  在他们的眼中部族的首领,就是堪比神明一般的人物,而现在在他们站着的,乃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所统治的疆域,不知道大出多少个吕宋。

  下辖之黎民百姓,不知道多少倍于他们的部族人数。

  并且在大明的这几日经历,哪怕是受到限制,不能随意走动外出,但所食所用所行,所有的一切。

  都仿若在梦中一样……

  所以现在在这两个农人的眼中,朱元璋就是万王之王,甚至是传说之中的神王!

  世间唯一的神明!

  若不是朱元璋前面说过,然让他们不用一直跪着,站起来答话。

  可能现在这两个还跪在地上,恭敬如狂信徒一般。

  朱元璋开口对着农人询问,同时示意懂吕宋话的老兵为自己翻译,“咱再多问一句,现在这天气。”

  “究竟会不会影响到红薯苗叶的生长?影不影响到它最终的产量?”

  “还有那些已经长成储存起来的,怎么才能放的更久,最久又能放多久!”

  老兵实时在为朱元璋翻译。

  农人认真的听着,而后手舞足蹈的开始回答。

  “回禀陛下,他们说在他们那里,从来就没有遇到过现在这样的天气,所以他们也不能确定,这会不会影响到红薯苗叶的生长,影响到产量。”

  “不过那些已经储存起来的,陛下不用忧虑担心。”

  “就算是在吕宋潮湿闷热的天气,这红薯也能存储数个月之久,大明天气较为寒冷,存放的时间一定会更久。”

  “不知道……”

  朱元璋闻言眉头当即拧在了一起。

  后面的话他没多注意,现在脑子里全是一个不知道。

  这红薯苗叶现在可是他的宝贝,给多少钱都不换的宝贝,最怕的就是它们枯了萎了,到最后不能种了。

  但现在这两个农人却说,他们在大明不知道,没遇到过这样的天气!

  这算是什么话?

  马世龙见姐夫这样,立刻便上前一步,“陛下……”

  朱元璋的性子,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烦心事,都不会撒到在乎之人的身上,所以听到马世龙在叫自己以后。

  脸上神情舒缓了一些,扭头看向他,“怎么了?”

  “要是有事的话,能不能一会在和咱说。”

  “陛下,臣只是想问还记得以前,臣冬天里因为嘴馋,用丝绸搭棚日夜燃炭火,只为种菜的事情吗?”

  “咱怎么可能不记得这事。”

  听马世龙说起这事,朱元璋的脸上忍不住涌现出喜色,“当时正好是腊八,妹子给你去送腊八粥。”

  “见你居然敢再后院里弄这么大场面,如此奢靡浪费却只为了几株绿菜,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直接拿着戒尺,追着你要打,谁拦也不……”

  朱元璋说着眼中一亮,猛地看向身后水缸里的红薯,而后再猛地看向马世龙那边。

  笑着对自己点头。

  “能行?!”

  “绿菜都能长,那红薯为什么不能长?”

  马世龙说着走到水缸前,掐断一支红薯叶递到姐夫面前,“前两天不是刚吃过吗,这东西和绿菜并没有什么两样。”

  “再说了,这两个吕宋农人不是就在这儿嘛,点炭炉的时候问问他们。”

  “温度和在他们老家,感觉是不是一样。”

  “对,可行,一定可行!”

  问题有办法解决了,朱元璋很是高兴,“白苟!”

  “奴婢在,陛下!”

  白苟应声从一侧站出来,躬身行礼等候吩咐。

  “你立刻回宫,打开内帑取丝绸百……”

  朱元璋话说到一半,看了看满屋子的水缸,里面长势旺盛的红薯苗叶,咬牙下了狠心,“唉!两百匹!”

  “还有足数的碳炉木炭,就在这农庄里,给咱搭起一个棚子来。”

  “再命专人看守,让这两个吕宋农人把控温度,十二个是时辰不能断人,保证这些红薯苗叶的生长!”

  “是,陛下。”

  白苟应声领命而去。

  看着他离开,此时朱元璋的心里,很是不好受不舒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