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第三百零六章 各种手段(1/2)

  “山东兖州府滋阳县学子徐琪,验明正身,无误!”

  吏员朝着后面高声喊出一句。

  随后将户籍文书,交还给面前的学子,并伸手朝着里面做出请的姿势,示意他朝着那边走。

  学子见状连忙接过文书,并拱手行礼感谢吏员。

  随后快步走向里面。

  可他这边还没走两步功夫,又忽然停了下来,在他的面前是许多如他一样的学子。

  大概的数一下至少有五六十人。

  在最前面的位置,是一名名身披甲胄的军士在指引,将他们这些数量众多的学子,分流成数个队伍。

  朝着一间间临时搭建起来的小屋走去。

  科举起于隋,兴于唐宋,几百年传承下来,使得无数人因此而鱼跃龙门。

  但亦使更多人名落孙山。

  十几数十载寒窗苦读未得分毫回报。

  白发苦学,郁郁而终,将一生困于科举二字之中。

  于是慢慢的便有人起了歪脑筋。

  想着该如何钻空子,走上歪门邪道,让自己的用另一种办法,鱼跃龙门,登临朝堂。

  而这临时搭起的小屋子。

  为的这些人蒙混过关进入贡院。

  所有来参加科举的学子,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是什么来历。

  全都要脱光衣物,接受最为细致的检查,不放过任何一点地方,甚至是比较特殊的部位。

  毕竟有些地方的人会有些特殊本领。

  就比如成都府……

  将这特殊本领转变一下,把一些东西藏起来,然后再弄起来,根本就不成问题,甚至可以说轻而易举。

  而为了防止有人收买检查之人。

  主管此事的马世龙,专门增派了锦衣卫在一边监察。

  这些锦衣卫都是专业的。

  对于人体结构,面部情绪变化,还有观察细节等方面,都有很是高超的本领手段。

  这不———

  “慢!”

  一名学子眼看着就要被吏员检查完。

  旁边监视的锦衣卫,突然上前出声打断了进程。

  这学子显然是知晓锦衣卫的威名,见他走来一张脸瞬间绷紧,肉眼可见的紧张起来。

  “把嘴张开。”

  “啊?大人,刚才嘴里已经检查过了呀。”

  学子闻声便直接开口狡辩。

  一旁为他检查的吏员,下意识的也想要开口为他解释,但抬头看到锦衣卫身上的官服,腰间的佩刀。

  最后理智的选择了闭上嘴。

  反正倒霉的是学子,他又没有收钱。

  锦衣卫手搭在腰间刀柄,走近那学子说道,“我让你把嘴张开!”

  这架势显然这学子若再不配合,那接下来会发生的场面,就不一定会怎么好看了。

  双手紧紧的攥实。

  学子抬头看了一眼锦衣卫,又迅速挪开视线。

  他的嘴里确实是有东西,专门找的机巧匠人做的中空假牙,里面装上蝇头小篆,以假替真,想要带入考场。

  可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

  连负责检查的吏员,都没有看出他嘴里有什么,这站在一旁的锦衣卫是怎么看出来的?!

  没办法眼前胳膊拗不过大腿,学子最后还是选择屈服。

  可能锦衣卫只是发掘奇怪,并没有真的发现什么,毕竟他找的这技巧匠人,手艺那可是相当了的!

  花费了不少银子。

  咔嚓——

  一声轻微脆响。

  锦衣卫直接掰下那颗假牙,冷眼看着面前瘫软在地的学子,“做这玩意的人手艺不错,但你知不知道。”

  “这牙藏东西的手艺,是我锦衣卫最先开始玩的!”

  话音刚落。

  两名军士立刻上前,用一块麻布裹住学子,然后像是拖死猪一样将其拖了出去。

  中途不少学子看见这一幕,都是忍不住在心中感慨。

  寒窗苦读这么多年。

  为何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动这些不该动的歪心思,现在被查出来了,科举再无希望不受,家中亲眷可能还要被牵连。

  得不偿失,得不偿失啊!

  搜身查抄依旧在继续,时不时的便会有人,像那学子一样被拖出去。

  成都府威名远扬。

  此次科举七名学子仰慕其风,占被拖出学子总数的一半以上。

  剩下其他的手段次了些,藏在脚底板,藏在发丝之中,藏在鼻孔里……

  而除了这些藏在身上的以外。

  自然还有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