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第三百一十八章 高丽朝堂(1/2)

  三司右使,大司成,向来主张亲命政策儒学改革的郑梦舟。

  见王禑紧张失态,于是当即便站了出来,对着王禑行礼劝慰道,“主上殿下,此时再行纠结大明使团行程,又究竟如何入城已经没有必要。”

  “当务之急,大明对我朝鲜的态度,究竟是如何?”

  “只有了解可对我朝鲜的态度,我们才能想办法做出应对,保证我朝鲜的屹立于不败之地!”

  “对,郑爱卿说的对!”

  王禑似是抓住了主心骨。

  连忙起身走下大位,环顾朝堂上的文武百官。

  “诸位爱卿,诸位朝鲜肱骨,以诸位心中所想,这大明使团对我朝鲜,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态度?”

  “可有人能断言否?!”

  略显稚嫩的声音在宫殿之中回荡。

  传到文武百官的耳中。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开始思考,而后又左右张望着,视线在朝堂上各处移动。

  最后聚焦一起在三个人的深山。

  第一个是方才最先发言的郑梦舟,坚定的主和派,拥明派。

  第二个是东北面元帅,右军都统使,掌管朝鲜东部兵权的李成桂,朝堂之中的实权武将,但个人态度暧昧不清。

  第三个是门下侍中【相当于丞相】,朝中第一权臣崔莹,坚定的抗明派,朝中第一大势力首脑。

  这三人的态度,才是如今应对大明使团的关键。

  是主动奉承赔罪,老老实实当好大明小弟,从此安稳在一隅之地待着。

  还是拿出强硬的态度,在不触怒大明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争取更多的利益。

  还是完全与大明摆出对抗的架势,看看以卵能不能击石……

  当然这最后一个选择是最不可取的。

  也没有什么人会真的去选这个。

  哪怕是主张对抗大明的崔莹,让他完全凭着心思去选。

  他也绝对不会去选这个,他只是主张对抗大明而已,又不是什么白痴傻子!

  对抗大明只是政见。

  对抗的手段也有许多,不是非要刀兵相向,调兵遣将,真打上一场,更多的只是一个态度罢了。

  “主上殿下……”

  崔莹终于做出动作,站出来对着王禑微微躬身行礼。

  先前派兵侵占中原故土的决定,背后就是他在指示行事,一切事由的罪魁祸首。

  大明使团忽然前来,最应该担心的那一个人。

  原先崔莹幻想的非常美好。

  大明乃是中原政权,而中原最是尊崇礼仪教化,最喜欢对附庸的小国小邦,彰显所谓的大国气度。

  现在元廷退兵收缩防线,他们趁机侵占一些边角料一样的领土。

  大明就算深感气愤,最多也就只会遣使问责,让国王下一份认罪诏书也就罢了。

  毕竟那些个土地,地处偏远苦寒之处,就算要来也没有什么用,维持成本远远大于开发成本。

  但在朝鲜臣民的眼中。

  在土地紧缺,受元廷欺压依旧的朝鲜臣民眼中。

  不管结果过程如何,此举都是在开疆拓土,以弱势朝鲜胜过强势大明!

  难以估量的威望,青史留名的无上政绩,最终全都能落到崔莹的身上,让他手中的权柄更加强大。

  可……

  眼前来的如此之快的大明使团。

  估测强硬无比的态度。

  却让崔莹意识到此次前来的使团,可能与他事先料想中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甚至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脱离他所能掌控的极限。

  舒缓心神,安抚自身,崔莹看向王禑。

  “以臣下所见,此次大明使团前来,态度应当是强硬居多,想要打我朝鲜君臣,一个措手不及居多。”

  “中途没有任何消息传至开京,行至开京城门,又是直接闯入,显然是在向我国施压。”

  “从气势……”

  “崔爱卿不要再说这些无用的东西了!”

  王禑难得对崔莹这位朝鲜权臣硬气一回。

  急不可耐的追问,“孤现在只想知道,大明使团我们要如何应对?如何消弭大明皇帝的怒火!”

  “孤先前便有言,不要挑衅大明,不要挑衅大明,崔爱卿你为何就是不听呢?!”

  “使得大明使团现在如此强硬……”

  崔莹垂首听着王禑的话,眼睛里闪烁着危险的光彩。

  这位小皇帝还真是口不择言。

  说的这些个话里,话里话外都是在责备崔莹,责备他当时不该挑衅大明。

  甚至还潜藏着那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