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男丁,就他们三个现在还在大都,其他人要么夭折,要么战死,要么和郭康远在北方的三叔一样,根本没空回来。哪怕这两位叔叔,平日里见到的次数都不多。郭康觉得,他们彼此多说说话,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用。”郭破奴回答:“我估计三五百人就够了。我们按五百人来预选,回头看兵部那边的说法,决定最后招多少吧。”
不管是其他分支对他们这一支不满,还是郭康身为养子不受信任,亦或是郭破奴跟着希腊女人不学好,搞了什么阴谋……都会影响家族的声望,让人们怀疑家族内部的秩序是否还能维持。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对于这种处于权力核心的人群,继承的问题一旦安排不好,肯定要出大事。
得知郭康等人要回老家,狄奥多拉本来也是想跟着来的。但郭破奴很反对,认为她又不是郭家人,来凑这个热闹干什么。虽然狄奥多拉坚称要和郭康结婚,但毕竟缺了正式手续。想参加这种正式场合,就需要考虑旁人印象,乃至政治上的负面影响,最终也没闹过她,只能暂时放弃。
今天也是一样。早上在附近的村子里吃了饭,众人便出发上路。郭康和郭破奴例行向长辈问候了一圈,又回到车里,翻看之前整理的信息。
如果春天就出发,估计就算加紧练习,也只能训练几個最基本的科目。在境内巡逻、拉练,维护下营地的治安,倒是够用了。真要去打仗,估计也就比人家的炮灰兵好一点。
而且,这件事还不止是军事的问题。郭康出征这件事,同样是个政治信号。
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新兵的选拔和训练也没有停止。郭康把这些工作,都交给了朱文奎来帮忙。但朱文奎天天忙着重建工坊,也没时间,就把杰士卡队长丢了过去,让他去管着。
他们都是受过不错教育的人,所以,郭康也充分利用起这个优势,一到忙的时候,就天天拉着他们整理资料,写写算算的。还专门花时间,教他们各种计算的方法。时间一长,军事技能学了多少不知道,数学水平倒是都提高了很多……
当然,他们现在也没有心思清闲。哪怕赶路的时候,两人也不放过任何空闲时间,就在自己的马车里,讨论更详细的计划。
“按照兵部的估计,其中至少一个军团,和几乎全部的辅助部队,都要去加强叙利亚地区防御。我们真正送去埃及,在一线作战的,应该只有两个军团,而且很可能还不满编。所以,士兵的素质,就很重要了。”
“咱们一直都说,埃及是个大国。这个大,我觉得不是面积,也不止是人口。相反,如果光看地图,那埃及这地方,能住人的面积其实很小,我看也就是尼罗河两岸那一点,可能都不比我们河南地大多数。但是,如果向这里进军,那么它那个关键的地理位置,富饶的物资产出,还有各种文化和政治上的影响,都会不止波及罗马国内了。”
和其他人不同,在这之前,郭康已经自己拉了一批士兵了,现在正在让郭破奴帮忙训练着,搞得还有声有色的。但是,目前的时间,显然是远远不够不够的。这个问题,也没法拿士气和热情来弥补。
按习惯,家族应该给他配上一个能力和级别足够的随从团,实际战斗的时候,家族安排的有经验军官,才是真正指挥作战的人。当然,随从里也会有不少的年轻人,主要是各种次一级的军事勋贵和其他官吏、豪杰的子弟。这些人有时也会带一些自己的随从,形成一个规模颇大的团体。
而义母也天天去和其他人打交道,跟人家联络下感情,问一下有什么可以互相帮忙的地方。郭康和郭破奴也得跟着她一起,来回拜访。不过好在,他俩倒是没有太多任务,寒暄完,一般就没什么事情了。
如果是前者,那就说明郭氏家族的政治影响力出现了巨大的问题。现在各个柱国家族,并不是像欧洲贵族那样,依靠封地和私兵,而是靠自己掌握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遍布罗马的旧部维持地位的。郭氏是开国重臣,连续三代都在朝中担任最高级别的职务,他家要是出了问题,就不止家族衰落这么简单,大批有关的人都会感到自危,整个国家的局势都会出现动荡。
这车子是郭康做实验用的,专门定制的产品。但马车毕竟没有多大空间,还得多放一堆文件、书籍和文房用品,自然就挤不下什么人了。而且,郭康怕仆人们搞错东西,弄乱文件,也不让他们进来,目前里面就他们姐弟俩。
同理,这支军队的中坚,真正负责作战的,也不是他们这些新人,而是那些老兵卫队。实际上,能招聘到的老兵数量,同样是家族实力的体现。这些士兵也是“军事资源”的一部分,因为优秀的士兵和基层军官,同样能极大降低获取军功和学习指挥的难度。没有这些条件,其他人就不见得愿意来了。
本来,他们就在城外营地,离得不远,每天都去看一看,完成日常的管理和检查工作,是没什么问题的。
郭康自己,也是比较不争气的。当年,郭氏的实际主导者,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