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马家庄的底气
马家庄位于相公庙以南,十多里的地方。那里原本有一条小河,土地很是肥沃。小溪两岸,各有一座小小的村庄,分别属于不同的领主。
其中一个领主,请来了希腊工程师,在小河上修建了水力磨坊,向需要磨面的村民们收取费用。在他的领地上,村民不想用那个水力磨坊都不行,连自家的手摇石磨,都被领主给砸了,而用他那个磨坊,带去的麦子得被扣掉一半。因此,虽然这里很适合种田,但村民还是没什么好日子过,日常生活只能靠偷偷藏起来的小麦,煮一煮将就着吃。
而且,发现这个磨坊赚了钱之后,对岸的领主立刻眼红起来,声称这条河流也属于自己,所以对方私自建设磨坊,已经损害了他的利益。这磨坊的收益,不能归他一個人,必须吐出来一半给他。
开磨坊的领主自然不乐意,所以双方很快打了起来。除了叫来各种亲戚,还从匈牙利那边雇来了佣兵队。这些外来贵族和佣兵,对领民更加不客气,不但天天抢东西,还动辄杀人放火取乐。
村落迅速凋敝下去,幸存的村民也纷纷逃离,都跑到相公庙村西边的那片小山,和山以北的多瑙河河汊里,依靠打渔和在河滩采集野菜、虾蟹为生,再也不敢出来了。
后来,郭盖率领军队南下,渡河来到这里,没费多大力气,就消灭了盘踞在两岸的贵族,和四散劫掠的土匪佣兵,又派人去山里,招募村民回来。田地已经荒芜了一段时间,但在郭盖等人的主持下,众人还是很快恢复了生产。
由于这里地势良好,等情况稳定下来之后,回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不知道从哪过来,在附近避难的人,也纷纷赶过来,希望得到收留。于是,大家又在河两岸,建造水利设施,开凿了灌溉渠,把离河较远的大片荒草地也开垦出来。河边的磨坊,本来在贵族内讧中受损,也借着这个机会,进行了修复和扩建。
收到了财宝和求和的信件之后,十字军反而加快了速度。南下进入罗马地区之后,他们自己的补给很快耗尽,一直依靠北方反叛贵族的船队,从加利奇和摩尔多瓦地区,沿着黑海南下,不断输送物资,所以其实不缺船。几天之后,就把五万多十字军,都送到了河对岸。
损失最大的,则是匈牙利。波兰-匈牙利联合王国的核心,是匈牙利拉约什大王的宫廷。这次行动的核心,也是匈牙利人。战败之后,大批支持国王的贵族被杀,剩余的有力贵族,则和以往一样,开始质疑国王的能力,进而阴谋挑战他的权威。一年之后,拉约什在焦虑中病故,匈牙利王国陷入了长期混乱,直到最后被波兰、神罗和紫帐汗国瓜分。
腹地战事告一段落之后,巴西尔等人转向西边,继续对付那边的敌人。留在当地的军队,则在汗廷命令下,整编成两个军团,开始收复失地,清洗叛乱贵族。
他也是当年挨过饿的人,也亲眼见过佣兵把村民关在小教堂里,然后四面放火烧人。两边都一样是死,战死还要更舒服一些,不如上战场去,求个痛快得了。
等回去之后,两个村的成年男丁,加起来也就只有一百人左右了。算上那些半大小孩,都不如平时一个中小村庄人多。为了维持正常运行,两个村子选择了合并,这也就是目前马家庄的来历。
最后,众人决定,既然如此,大家就都去拼命吧。
在黑海西北和北方地区,军团前后攻克城镇二十多座,完全收复了加利奇地区,抓获贵人、豪酋和他们的铁杆死忠一千多人。有贵族大骂他们都是血统低贱的泥腿子,现在却妄想颠倒世界,以人力对抗天父的规则,早晚都得下地狱。
马保罗还算了下,说村里的人,之前是躲到北边的丘陵才活下来的,但那里藏不下太多人,也养活不了大家,所以到最后,村里绝大部分人都得死。现在如果去战场,最坏也不过被人砍了;而不去的话,不是被人虐杀,就是活活饿死。
东村有人是从南边巴尔干山那里,迁徙过来的,在老家还有亲戚。马保罗等人就把两个村里,二十多个还拿不起武器的小孩集中起来,准备转移。又把之前去教会那边,念过两年书的几个年轻人也挑出来,把村里值钱的细软东西都给他们,让他们带着小孩一起走。剩下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出发去找蛮子拼命。
那会儿,村里也没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杀死领主,定居下来,也就二十年。而在领主们的统治下,这里几乎就没有年纪稍大的居民,到三十五岁,就超过绝大部分人了,再往上,因为体力下降,基本上都被领主给淘汰掉了。
随后,他们沿着河一路东进,见到了越来越多的人。预定的集结地,是下游的一个渡口,他们在那边看见了巴西尔三世的大旗和成片的营房。来登记的军吏带走了二十多个打过仗的小伙子,让马保罗带着剩下的人,朝东南方向继续前进,去帮军队挖掘工事。
东村的村长已经战死了,马保罗是个跛子,人家当时没带他去,所以才幸存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