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第652章 步兵交锋(2/3)

们即缺乏知识和见识,也没有经过多少训练。面对突然倒了一地的前排士兵,和四处飞溅的鲜血,直接愣了下来,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郭康现在也不是纯新手了。看到敌人发愣,立刻趁着他们还没缓过神,马穆鲁克军官也来不及催促的间歇,大声下令道:“第二线反击!就现在!”

  在他旁边,旗手马万军立刻拿起两面彩旗,挥舞起来。大队鼓手也敲起进攻的鼓点。第一列的各百人队再次变阵,收缩阵型,留出更宽的空隙。三个罗斯百人队,按照预先计划好的方案,从后绕出,越过前排,主动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战前,他们就制定了好几个计划,预先给各个百人队说好。尤其是那几个新兵队,郭康专门去讲解了一番,防止这些人听不懂乱跑。到开战后,只要通过旗号,告诉他们用哪个计划就行,这样就省事了很多。

  在前进的时候,罗斯新兵也变换阵型,列成了三角阵。这是唐军当年就喜欢使用的进攻队形,当然,让他们这么组织,倒不是指望他们能和唐军一样灵活攻击,主要还是因为这样比较简单。

  按照郭康之前的吩咐,变阵开始之后,前排两个横队、后排两个横队,各自形成一个三角形。这种队列的构建也简单,只要用几个老兵在外面“框”住队形,让所有人都跟着最前面的队头走,就可以实现最基本的前进和转向功能。

  郭康旁边,第三百人队的两个“楔子”就这么快速冲向了敌人。队列最前方,是队里的神职人员亚历山大修士。他之后,是两个老兵,和拿着十字架和旗帜的随从。五个老兵分布在三角形的腰部,和另外两个尖端。队伍最后,是扛着大斧头,准备压阵和掩护的卢卡斯队长——他也得负责进行指挥。

  路过这里时,卢卡斯队长和几个老兵,还顺便向郭康致意了下。新兵们倒是有些紧张,没有这个余裕,只是机械地往前小跑。前面领头的亚历山大修士倒是有些兴奋。他拿着链锤和盾牌,高喊着“为了天父,为了祖国!”,带头冲了过去。士兵们也跟着他,一起加速,径直扎进了敌人群里。

  这时候,敌人已经恢复了一些,看到有人主动进攻,就纷纷迎了上来。双方很快挤在一起。再看大队两翼,其他各支队伍,也先后和敌人展开了交锋。

  敌人虽然众多,但战斗力确实不怎么样。尽管声势颇为浩大,但真正战斗起来的时候,这几个新兵百人队都能把他们打的连连后退,看起来都不如之前登陆的时候,那些步兵表现的好。

  郭康估计,那会儿马穆鲁克有充足的时间,做了些准备,守卫海滩、防备登陆的步兵应该还是专门挑选出来的。现在阵列更大,人数更多,步兵的平均素质反倒更低了。

  “给前锋传令,争取击穿敌人步兵。”想了下之后,郭康再次下达命令。

  旁边的号手吹响了几声短促的号角,马万军随即挥动旗帜,发出“继续进攻”的指令。这里距离前线很近,几个百人队的指挥者们也看到了消息,先后吹响自己的口哨,作为回应。

  “给陆百户发命令,让他负责盯着前方,跟着前锋前进,准备接应。”郭康继续下令:“给老杨……指挥发命令,让他准备后方的防御,应对骑兵冲击。”

  他突然发现,都不知道杰士卡队长的正式官职,应该怎么称呼才对。大队长指挥一个指挥使,听起来总感觉怪怪的。好在其他人也不甚明了,只当是个特殊称号,都没怎么在意。

  马万军换了两面旗帜,挥动起来。还指挥旁边几个手下,放下了旁边辎重车上插着的一面大旗,换上了另外一面。很快,后方的队伍,也开始行动了起来。

  “大队长,您觉得马穆鲁克会试图包抄我们?”传完命令,他问道。

  “我是这么想的。得提前防范一下。”郭康说道。

  “听起来好单调的战术……”马万军看了眼前线,回过头低声嘀咕道。

  “他们也没得选。”郭康耸耸肩:“马穆鲁克只有两种战术,要么等我们打穿了他们的步兵,自己也疲惫了的时候,投入主力部队,和我们正面决战;要么就是趁我们还没有击溃这些炮灰步兵,暂时被缠住的时候,抓紧时间从侧翼绕过来,进行突袭。”

  “情报说,因为哈里发勾结外人造反,本地埃米尔们都很不高兴。这次,除了谢赫,还来了三个素有权势的大埃米尔,带来了三千到五千个马穆鲁克。加上马穆鲁克们的随从,和埃及本地的‘自由人’军团,估计得有小两万人。他们的主力部队,和我们这边,人数其实是差不多的。”

  “但问题是,现在甚至可以算是马穆鲁克最衰弱的时候——这个衰弱不止是军队素质和人数上,也是指挥上。谢赫没来得及通过内外战争建立权威,就直接撞上了我们的主力部队。”

  “如果是正常交锋,以我们远征军现在的实力,想要一口气吃掉五千马穆鲁克,是没什么可能的。但我们又足够强大,无论哪个军头和我们硬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