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符咒我在明末当仙人

第51章 黄府(1/2)

  当郑家父子来到黄府时,只见门庭若市,车马盈门。

  奇怪的是,本该作为主人的黄道周站在一旁脸色苍白中透着古怪,反倒是县令赵明德满脸堆笑地招待宾客,活像是他在主办宴席。

  “福建总兵郑大人到——“门房高声唱名。

  黄道周远远看见郑家父子,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正要上前相迎,却被县令抢先一步。

  县令脸上立刻堆满谄笑,小跑着迎上前:“郑总兵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他圆润的身躯像球一样滚到郑芝龙面前,作揖时腰间那柄镶金错玉的匕首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郑芝龙拱手还礼,目光却越过县令,看向后方神色憔悴的黄道周:“赵大人客气了。黄公,别来无恙?“

  黄道周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正要开口,县令却抢先道:“黄大人近日染了风寒,嗓子不适。郑总兵快请入席,午时将至,寿宴就要开始了。“说着就要拉郑芝龙入内。

  就在这时,郑成功突然注意到黄府四周站着不少陌生面孔的衙役,他们看似在维持秩序,站位却将整个府邸围得水泄不通。

  更奇怪的是,这些人的手始终按在刀柄上,眼神警惕地扫视着人群。

  黄道周的女儿黄雨霞站在父亲身后,眼中却闪烁着焦急的光芒。

  当她与郑成功四目相对时,突然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嘴唇轻轻开合,像是在说“危险“。

  郑芝龙何等人物,纵横四海数十年,岂会看不出这诡异氛围?他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已给儿子使了个眼色。

  郑成功会意右手悄然按在剑柄上,左手从袖中摸出一枚信号弹。

  这枚信号弹只是最后的保险,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用用的。

  毕竟停船的位置此地离还一两里路,一旦放出这信号弹逼得县令发狂,恐怕还没等到救兵前来,他们就已经被敌人剁成肉酱了。

  “黄公寿辰,郑某自当备一份薄礼。”郑芝龙朗声笑道,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南海明珠一对,祝黄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黄道周刚要接过,县令却横插一步,肥厚的手掌抢先抓向锦盒:“下官代黄大人谢过郑总兵!”

  就在这电光火石间,郑芝龙手腕一翻,锦盒“啪”地打开。里面空空如也!

  县令一愣,郑芝龙已借机侧身,在黄道周耳边低语:“府上有变?”

  黄道周眼中精光一闪,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他身后的黄雨霞突然轻咳一声,袖中滑出一张字条。

  借着行礼的动作塞到郑成功手中,郑成功展开一看,上面潦草地写着:“地窖火药,午时引爆。”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

  郑芝龙突然哈哈大笑,拍着县令的肩膀道:“赵大人,老夫船上还有十坛陈年花雕,不如差人去取来助兴?”

  县令眼中闪过一丝狐疑,正要推辞,郑芝龙已经高声对随从道:“去告诉郑泰,把甲板下那十坛‘龙泉春’送来!记住,要第三舱的!”。

  这是他们父子间约定的暗号,意为“速调援兵”。

  “且慢!“

  县令赵明德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把锋利的剪刀,瞬间剪断了郑芝龙随从的去路。他肥胖的身躯不知何时已挡在了那名随从面前,脸上依旧挂着那副令人作呕的谄笑。

  “郑总兵的盛情,下官心领了。“县令慢条斯理地说着:“不过今日这酒,恐怕喝不得了。“

  郑芝龙眼中寒光一闪,面上却依旧笑容可掬:“哦?赵大人这是何意?“

  县令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缓缓踱步到庭院中央。

  正午的阳光直射下来,将他肥胖的身影拉得斜长,如同一滩不断扩散的墨迹,渐渐笼罩了整个庭院。宾客们不自觉地安静下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紧张感。

  “诸位贵客。“县令突然提高声调,声音在庭院中回荡,“今日黄公寿辰,本该是喜庆之日。但下官接到密报,有白莲教妖人混入城中,意图不轨。“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最后停留在郑芝龙脸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为保诸位安全,下官已命人封锁全城。任何人不准进出……这是朝廷密令!“

  最后四个字他说得极重,同时从袖中掏出一卷盖着朱红大印的文书,在众人面前晃了晃。

  郑成功的右手悄然移向剑柄,却被父亲一个细微的眼神制止。

  郑芝龙上前一步,声音沉稳如钟:“赵大人,本官奉皇命总督福建军务,怎不知有此密令?“

  县令脸上的肥肉堆出一个夸张的笑容:“郑总兵日理万机,这等小事自然无需叨扰。不过……“他忽然压低声音,只有近处的郑家父子和黄道周能听见,“下官倒是很好奇,郑总兵为何对调兵如此急切?莫非……与那圣主有什么瓜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