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丫鬟

第184章 新宠(1/2)

  现在的皇宫里,最受万岁爷宠爱的是安婕妤,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京师里面人尽皆知,连梨月这小丫鬟都知晓了。

  就在三四天前,安婕妤的九皇子过满月,宫里还大大庆贺了一番。

  平常后宫诞生皇子皇女,都是过了周岁才庆祝。

  可这次万岁爷龙颜大喜,一定要依民间惯例,从洗三就开始庆贺。

  到了满月这天,更是让安婕妤在内宫主持宫宴,邀请京官女眷同贺。

  还把她的位份,从才人晋封为婕妤,以示生子得恩宠。

  本朝后宫的惯例制度,只有世家贵女选秀入宫,才能封婕妤以上位份。

  安氏并不是勋贵或官家出身,她只是尚膳监提督太监的侄女。

  也不是正经选秀女入宫的,而是少年时候,由花鸟使采选入宫。

  在内宫里整做了六年女史,前年才得万岁宠幸,有了后宫位份。

  去年因有孕获封才人,一举生下皇子,又被晋封为婕妤。

  从这加封的速度,就知道她有多么得宠了。

  出身低微的宫女,哪怕生了皇子,身份也提拔不上,到死只称做内人。

  安婕妤年轻得宠,膝下有皇子,还接连晋位,可说是风头正盛。

  而且万岁爷对她生的九皇子,还特别的宠爱,一直赏赐不断。

  但朝中的清流官员还有王公贵府,都对这母子有些不屑。

  好些人觉得安婕妤低微,是宦官门第出身,不值得万岁爷这么上心。

  因此九皇子满月宫宴的请帖,贵府女眷人人接着,却有好些人抵制不去。

  宁国公夫人是沈氏,已经在宁府内宅执掌中馈。

  这份宫宴请帖,自然是送到了她的手里。

  对于这桩事情,沈氏并没有自作主张。

  她先是同宁老太君商议,后又回娘家问过沈阁老,最终才决定推辞不去。

  安婕妤与何昭仪各有皇子,在内宫里头已是对峙的局面。

  沈氏自思自想,也觉得宁国府给何昭仪助力,才是正经安稳策略。

  毕竟夫家的宁老太君是何昭仪的姑母,割不断地血亲联络。

  娘家两个妹妹都许配了五皇子,与是何昭仪更是至近姻亲。

  无论从夫家娘家哪边说,沈氏都觉得,不该进宫给安婕妤贺喜。

  安婕妤的娘家出身不好,伯父是提督太监,与吕公公交往极深。

  之所以能够得宠诞育皇子,司礼监没少在其中下功夫。

  安婕妤全家都是阉党,自身则是阉党调教出来的妖妃。

  沈氏是书香门第出身,夫家还是头等世家勋贵。

  进宫给这种妖孽庆贺,不但丢了世家大族颜面,更失去了上等门第风骨。

  就算没有何昭仪这桩亲戚,沈氏也不会屈尊降贵,去敬贺那等妖孽。

  府里沈氏与老太君商议了不去宫宴,可这事瞒不住宁夫人。

  宁元竣离京时,已嘱咐过外院管家,凡涉及宫务,必须禀宁夫人定夺。

  宁夫人拿着请帖细想,就知这宫宴没这么简单。

  等她入了宫一看,果然宫宴办的极为盛大。

  九皇子满月宴还算普通,倒是安婕妤的晋封典礼,办的比封妃还隆重。

  万岁爷亲自到场,见宴席上勋贵女眷来的不齐全,还有些龙颜不悦。

  宴席上安婕妤对宁夫人特别尊重热络,过后还有许多赏赐。

  因为这桩事情,宁老太君更加赌气了,连昏定省都不让宁夫人进屋。

  宁国府里三代主母,现在的关系可说是冷若寒冰。

  这些天听大丫鬟与婆子们闲话,梨月对宫里争斗,也算懂了两三分。

  当今万岁爷有九个儿子,可惜年长的四位都指望不上。

  大皇子英年早逝,二皇子身有残疾。

  三皇子失落北狄不知生死,四皇子资质平庸已就藩地。

  所以朝野后宫的眼睛,都盯着年幼的几个皇子。

  但幼子中六皇子夭折,七八两位皇子生母低贱,都算不上好的。

  何昭仪膝下的五皇子,这几年里算得上是一枝独秀。

  谁知又有了个九皇子,一出生就母凭子贵,把何昭仪的风头夺了。

  朝野党争越来越清晰,别说是贵府女眷,就连梨月小丫鬟都心如明镜。

  沈阁老一派的清流官员,想要辅佐五皇子做太子。

  以司礼监吕公公为首的阉党,要保襁褓中的九皇子上位。

  在宁国府里头,宁老太君与大奶奶沈氏,都是心向着何昭仪。

  只是国公爷宁元竣站哪一边,梨月她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