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丫鬟

第55章 消息(1/2)

  自从买了胡椒,秋盈每天两趟去杂货铺问价。

  “把它卖了吧,好歹赚几两银子,给我买几尺绫做小袄。”

  真是难为她,胡椒的价儿一直没涨。

  若照着往年价格,应涨到五六钱银子。

  可现在仍是四钱五钱一斤,丝毫不动。

  偏今年不涨价?

  梨月头次做这事儿,也有些心虚。

  昨天去大厨房看干娘,听说府里的买办也要多买些胡椒,心才算放下。

  宁国府消息灵通,若胡椒卖不上价,绝不会提前囤货。

  还不到端阳节,不算真正的炎夏,梨月决定再等等看。

  可秋盈还在愁她的白绫袄。

  “五两银子能买四尺白绫儿,好做件儿袄穿了。小月你真的莽,不问我一声儿,就把匹绫子抵换了胡椒。若是我在家,定然拦着不许你换。胡椒不当吃不当穿,存着它有什么用?还不如留着绫子,咱三个人做袄穿。”

  环环也活泛了,探头过来道:“卖了胡椒,也给我做一件呗!”

  梨月气得满脸涨红。这两个混账蹄子,一心只想着绫子袄。

  三个小丫鬟,穿些旧衣裳还罢,若穿出崭新绫袄来,上头怎能不问?

  沈氏上吊的绫子,要是查问出来,还不把她们撕碎了!

  “人家问起来怎么说?一件袄儿五两银子,你偷来的抢来的?”

  环环不吭声,秋盈还犟嘴。

  “就说与人借来穿穿!”

  “借个屁!谁肯借给你?”

  三个人在小茶房里做事,秋盈人最懒。

  打杂烧火嫌伤手,洗碗洗杯嫌水凉,又不肯学做点心。

  平日做事都是环环帮着梨月,她只管在一边绣花打络子。

  梨月打定主意,这次赚了钱,分给秋盈些银子,让她寻人情去针线房。

  “囤胡椒的事,赚了银子你俩都有份,赔了全算我的。但什么时候卖得听我的。将来分了银子,秋盈托人往针线房去。我也要打点人情去大厨房。环环存着银子,往后去哪儿都好。在宁国府做丫鬟,做不了一辈子,总要为以后打算。正经学些手艺,存些钱傍身是正经。”

  秋盈听她这么说,低头没再说话。

  环环还傻愣愣:“咱们年纪还小,想那么远干嘛呀?”

  梨月解释了道理,拍拍她的头。

  环环的父母是宁国府庄头,有爹娘哥哥托底,只需自己攒些嫁妆。

  梨月与秋盈是人牙子送来的,必须用心往上爬。

  她们要的是傍身的钱财,而不是充门面的白绫袄。

  想得是挺好,可惜那胡椒死活不涨价,梨月也是瞪眼干着急。

  这天她与秋盈去管事房领粽子叶,看见宁大小姐乐覃乐瑶携手说笑。

  覃姑娘这些天常来,与宁大小姐一起打马球。

  两位小姐都穿圆领箭袖锦袍儿,腰间紧束五色丝绦,销金汗巾儿裹着发髻,足下是羊皮揖的缎面高帮小靴,手里提着马鞭子。

  丫鬟婆子举着伞打着凉扇儿,前呼后拥跟着,一路往马场子去。

  秋盈看着很是羡慕,远远就停下脚步。

  “这才是娇贵千金的体统。不似咱那个大奶奶,每天躲在屋里,除了寻事儿骂人,就是爬在床上哭。还要自吹一品阁老的女儿。看人家覃姑娘,四品武官的妹子,长得漂亮性格还好。她每次过来都放赏,出手就是金瓜子银稞子,好不大方哩!”

  梨月抿着嘴叹了口气,她何尝不是这么想的?

  如果沈氏能与小公爷和睦,打马球这种女孩儿家聚会,她也该来参加。

  主子们高兴热闹,她们这些小丫鬟,才能趁机吃点好的,得些赏钱。

  可沈氏不出院门门,只躲在屋里头发呆,连带着丫鬟们都憋疯了。

  两位小姐从眼前走过,梨月与秋盈退下甬路行礼。

  “这不是小月么?”覃姑娘扭头看见,笑盈盈招手唤她上来,“我几次来都没见你。你家大奶奶身子可好些?”

  沈氏的身体是讳莫如深,梨月都不晓得怎么回答,

  在凤澜院里头,贴身丫鬟平白问句:“大奶奶身子好些?”当场就能挨沈氏一耳光,骂丫鬟是想咒她死。

  “好些,多谢覃姑娘惦记。”梨月行礼拜了两拜。

  覃姑娘忙叫自家丫鬟,托了个狭长锦盒出来。

  “我叔叔来京,送了我们几株山参。两株大些的,献给老夫人、夫人,这支送与你大奶奶,配补药是极好的。小月顺路拿过去,就替我传话,说覃姑娘怕大奶奶劳累,不敢去请安。”

  宁大小姐忙笑道阻拦:“我嫂子是弱症,养养就好了,吃这个怕虚火。覃家叔叔上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