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第333章 庆典(下)(2/3)

这都是他练出来的。

  第一次看见这景象的老孔他们,惊得合不拢嘴。

  丁伟更是直接赞叹道:“老王,行啊,要不然你去训练部也领个差事?”

  “这就惊讶了,惊喜的还在后面呢。”

  。。。

  不光是丁伟他们,城楼前的一众重要人士,听着那整齐且响彻天际的呐喊声,同样笑得合不拢嘴。

  王顺和同志训练受阅部队,完全没有跟其他领导交流过,因为上级对他过分的信任,就没想到,真的给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很快,总指挥的车在回返。

  当车辆开入城门,军乐团那边奏响军队开进曲,所有受阅部队开进场中,排成方阵,装备部队的战士们则是各自登上车辆。

  后面还有孙得胜率领的骑兵方阵,孙得胜也是最后一次带骑兵。

  因为石飞那边新研发的通用直升机即将进入量产阶段,他得到老李的推荐,将担任新组建的陆航部队空中骑兵旅旅长。

  待所有方阵列队完毕,总指挥刚好回到城楼前,站在老爷爷身边。

  老李适时发出命令。

  “分列式!开始!”

  命令一下,分列式进行曲当即响起,远处仪仗队的旗手高擎三面旗帜,当先出发。

  受阅部队在仪仗队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永宁门走来。

  当走到城门前,仪仗队前面代表陆军的张伟高呼一声。

  “正步~走!”

  下一秒,全场寂静,那身姿,简直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每一道步伐都铿锵有力,如雷霆一般奏响民族魂魄。

  那震撼人心的节奏里,既有千钧之重的威严,又有仿佛机械般紧密的默契。

  短暂的沉寂后,全场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欢呼与掌声,群众们仿佛不要嗓子了一般,拼命表达着对仪仗队的认可。

  当仪仗队方阵走过,685团战士,以同样整齐的步伐缓缓走来。

  走到永宁门前,领队高呼一声。

  “向右~看!”

  “一!!!二!!!”

  咔!咔!咔!

  嘈杂的现场再次陷入寂静,只有外国观礼台那边出现了一些骚乱,一个不知道哪个国家的代表,被战士们的劈枪给吓得从座位上滚了下去。

  那锃亮的刺刀,那凌冽的杀气,让所有洋人都目瞪口呆,且不寒而栗。

  唯有国人同胞,在短暂的寂静后,再一次摧残自己的声带。

  紧跟着,686团、687团、688团,120师、129师,第5军、第74军等部队,都是劈枪。

  而就在大家看劈枪看得有些审美疲劳时,海军方队阔步走来。

  虽然还是老式军装,但也是白色,白衣服、白手套,那整齐的摆臂,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恍惚。

  路边,一名外国记者举着相机呆呆地看着这一幕,已经连“偶买噶”都忘了怎么说了。

  徒步方阵之后,便是骑兵方阵,这反而是期待感最低的,因为国外的阅兵也有骑兵方队,尤其是毛熊家的。

  终于,徒步方阵走完,之前循环演奏的《分列式进行曲》刚好停下最后一个音符。

  就在所有人意犹未尽,连连咽口水润嗓子的时候,地面传来轻微的颤动。

  后面的人不明所以,但前方再次传来欢呼。

  探头看去,只见远处正开来许多圆头圆脑的大坦克。

  就在这时,扩音器中传出急促的鼓声,紧跟着又是低沉的圆号、大号,以及轻快的黑管等乐器声音。

  伴随着《钢铁洪流进行曲》,装甲第1、第2旅所属的27辆125毫米滑膛炮版59缓缓驶来。

  领头的车辆,其编号赫然是1118,正是当初收复华北的战役时,单车冲桥的集体一等功车组。

  “向右~看!”

  随着车长佟立夏的一声口令,所有车辆的站在舱门口的车长与炮手齐齐向着城楼上敬礼。

  城楼上,首长们此时已经眼眶泛红,开心地笑着,老爷爷挥手,向装甲兵们问好,总指挥则是抬手回敬军礼。

  。。。

  国际友人这边,又一次集体失声。

  他们都听说过华国有很强的装甲部队,只是没想过华国的坦克这么大,炮管这么粗。

  坦克集群行进间,伴随着耳畔厚重的曲乐,那压迫感直接上升了好几个等级。

  包括岗村老鬼子,他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将蝗军打得丢盔弃甲的“五队负重轮”。

  “那口径,超过100毫米了吧?”岗村喃喃自问。

  他们的一式战车,主炮口径才75毫米,再结合之前部队汇报的,他们日式的105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