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萨尔图,马家窑。
。。。
10月下旬的黑龙江,天上已经下起了鹅毛大雪。
冷空气刚来的时候,雪往往下得比较急,整片天空都灰蒙蒙的。
随着视线下移,耳边逐渐传来人们的吆喝声,以及机械的噪音。
来到地面上,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工棚,以及一个高大的采油树。
远处还有一座工厂,里头立着几个大罐子,应该是炼油厂,不过还处于建设阶段。
“这雪越下越大了。”
伴随着声音,来到钻井平台左侧不远处的空地上,一群身穿军绿色棉大衣的专家,正神情忐忑且兴奋地看着前方的“1号井”。
“总算是在冬天到来之前,完成了一号井的建设工作。”
领头的中年人笑着看向远处,那边也有不少井口,距离几百米,有的还处于钻井阶段,地面是钻井台,有的也已经开始安装采油树。
这中年人,正是这年头石油开采工程界的翘楚,严爽。
正是他,几年前陪同孙建初教授勘探、开发了玉门油田。
而孙建初教授,是被誉为“华国石油之父”的大拿,现在正在太原理工当教授。
当然太原理工地质学院的院长,是李四光先生。
萨尔图这边只是6月份的时候来了一群专家进行勘探,发现确实如王顺和同志所说这里有石油,然后就直接派钻井队。
李院长、杨教授等大佬来了之后没多久就回去了,因为要参加太原理工建成后第二次开学典礼。
严格来说,今年这一次才是第一次正式的开学典礼。
首先今年这一批招的都是纯新生,不像去年那样大多是西南那边过来的学子。
当时学生分配嘛,学业还没完成的几千名大学生和高中毕业生,全都一股脑丢进了太原理工继续深造,只是简短的开了一个仪式。
其次去年太原理工的校区,当时才刚刚开建,规模不足规划中的五分之一。
今年是太原理工彻底建成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所以格外的隆重,老爷爷、五爷爷等大领导都亲自到场。
严总工也是教授,同时也是矿业工程集团分管原油开采工程项目的副总,当时为了赶在冬天到来之前钻出油,就没回去。
在他旁边还有几位30多岁的青年,有董蔚翘、靳锡庚、黄汲清等,同样每一位都是大佬。
有了王顺和同志带来的现代化钻井设备,原本花了4个月建成的油井,这里只花了不到两个月,其中一个多月的时间还花在了场地改造、设备运输、安装上面。
实际的钻井时间,不到10天,这里面还包括了下套管、固井、测井、安装生产柱等工作。
之所以能这么娴熟,也是因为钻井队在延长那边已经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
“我有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我们探明的油田储量,除了我们眼前的萨尔图油田,其他的小数点要向左移一个位置?”
董蔚翘教授有些困惑:“当年美孚石油那帮废柴在延长勘探,愣是没找到大油田,结果给我们扣了个贫油的帽子,一扣就是近30年!
根据上级给的数据,萨尔图地下石油储量有60多亿吨,可开采数量超30亿吨!
而上级给到的其他油田,储量都不比萨尔图小,这足以让我们摆脱贫油国的帽子,振奋人民士气,干嘛藏着掖着?”
其他几位专家无声而笑,看向黄汲清教授,因为他是资源局的,还是地质学会的副会长,是这里的第一领导。
黄教授笑着将手伸进大衣的衣袖:“贫油就贫油呗,按照上级给到的数据,对比世界上那些石油大国,我们的储量确实排不上号。
再结合上级部门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推演,给出的石油消耗数据,我们的储量和开采量,很快就会出现巨大的缺口,确实缺油嘛。
让洋鬼子说去呗,他们说的越起劲,我们就越有理由去外面挖。
而之所以公布萨尔图油田的真实数据,也是为了刺激小鬼子。”
说道这里,黄教授又一脸的唏嘘:“以前我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对于运势什么的向来不信,现在,不信不行啊。
之前小鬼子也在东北到处钻探,距离最近的位置就在30公里外的安达,他们盲目信奉洋鬼子海相生油理论,就是不相信内陆地区会有大油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
就差30公里啊!
国运二字虽然缥缈,但好像冥冥之中,确实有那么一股力量在保佑我们大中华!”
其他几位大佬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
这时黄教授又想起什么:“对了,这边油田的名字,省委那边说是要改成大庆。”
“大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