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民企,空天母舰什么鬼

第323章 公布(1/2)

  S70“黑鹰”,出售的限制比CH54高得多。

  CH54“空中起重机”和CH47“支奴干”都是20吨级重型直升机,S70只是10吨级中型直升机,还没法携带车辆载具。

  但相比前两者,它体积更小、部署维护方便、设计可靠、并且针对高原使用进行过强化。

  国内虽然也采购了许多同级别的米8和米17,但在体积和维护性上相差巨大。

  尤其是可维护性,就以例行保养时更换的保险丝为例,米17所需数量是S70的十倍,对于高原恶劣条件使用不是一般的差距。

  国内当时进口了一批民版使用的极为开心,然后放在了高原上。

  然后三哥不开心投诉,S70后续飞机和零部件进口就被限制。

  CH47其实引进也比CH54麻烦些,因为三哥也采购了不少“支奴干”,而现在显然他们才是国际宠儿。

  除非哪一天三哥变得人厌狗嫌。

  而且这一天不远,就在明年。

  唐文很清晰的记得明年三哥为了拥核背着老米进行了连续核试验,导致受到极为严苛的国际封锁,大量先进装备交易被制止。

  只有穷困潦倒的毛子乘机而入,出售了包括苏30和巴库号航母在内的大量武器,在那之后封锁才逐渐放开。

  因为时间还来得及,唐文也并不强求此时一样要购进S70,只是要求以1.5亿美元价格先购买8架CH54回国试试水。

  并且发动机全部要升级成更大的JFD-12-5A发动机,单台功率4800马力。

  这8架飞机是真打算交给民用,不但南沙建设有大型直升机方便很多,国内电网和通信公司也能毫不费力的消化完。

  莱茨毫不犹豫答应下来,这笔订单并没有什么敏感性,不过还是习惯性推销了西科斯基新开发的商用直升机S76B。

  这是一种总共搭乘14人的大型商用直升机,77年底完成设计,到现在已经很成熟。

  只是一看到彩色的插画,唐文眉毛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S76这个名字也有些莫名的熟悉,似乎联系到了某位故人。

  曼!

  20多年后,就是这玩意肘击了牢大!

  “……S76是一架很成熟的直升机,不仅很多名人喜欢,而且还可以用于搜救等多种活动……”

  看到依然侃侃而谈的莱茨,唐文心中已经一万个拒绝,决定打死也不会坐。

  不过听到“搜救”两字,加上刚刚出现在脑海中的98年时间点,他才猛然记起了即将到来的大洪水。

  现在报告上面提前扩建水库和恢复湖泊大概是不太行,但如果能多一些直升机,将会起到很大帮助。

  虽然带走了牢大,但西科斯基的鼎鼎大名还是姑且可以相信的。

  “好吧,我可能确实需要一些这种直升机,你知道我在运营着景区。”

  唐文态度忽然的转变让莱茨有些惊喜,两人便又先敲定了4架S76B订单,作价5000万美元。

  总共12架直升机全部在1997年里交付,并由西科斯基提供使用训练和维保指导。

  唐文在月底支付1000美元定金,余下按照交付数量逐次支付。

  结束和西科斯基的会面,唐文立即对媒体宣布达成了2亿美元订单的消息,再次引起全米的狂欢。

  与此同时,新任大使和赵汉德又找上了唐文,希望借助他的影响力压价和下更多的订单,后者也自无不允。

  剩下的时间里唐文马不停蹄继续在华盛顿拜访企业,又找波音购进CH47。

  听说了西科斯基的交易,波音也不含糊,顶住压力以搜救使用出售了8架CH47D型,但因为是新机体需要98年开始交付,作价也是2亿美元。

  只是技术授权没有谈下,波音以现役装备为名表示拒绝。

  这一订单达成后唐文联系上了洛克希德·马丁和诺斯罗普·格鲁曼,洛马没什么东西能卖但还是热情招待结了个善缘。

  格鲁曼一边又试图推销了F14大猫,另外和唐文也谈起了不少民用合作。

  格鲁曼不仅仅是飞机和火箭卫星制造公司,还运营着唯一一座能造尼米兹级的超级造船厂,另外去年刚刚收购了著名的西屋电气。

  西屋电气小到灯泡插排电视机,大到变压器船用电机核反应堆4000多种商品均有涉及,甚至电子芯片也有涉猎。

  唐文对这个托拉斯公司极为感兴趣,后者能提供大量飞机和汽车零部件和制造工具,邀请到国内后继续详谈。

  和老米的军工联合体全部打了个照面过后,唐文最后一站准备前往硅谷,在那里看看看看老米的互联网公司后就启程回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