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斗

第十六章 下墓开椁(1/2)

  夜色如墨,微微风起。

  几个黑影鬼鬼祟祟穿行在戈壁滩上,直至来到那片中心区域。

  马纯良四处望了望后,便对把头说:“陈师傅,我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反正现在小关刨土也不算慢了,要不我跟孟和负责警戒,下斗就你们干吧?”

  把头颔首道:“可以,小心点没坏处。”

  “成,那有情况随时手台沟通!”

  离开之前,马纯良又跟我简单讲了一下。

  赤峰通辽那头,辽金时代的很多贵族、汉族官吏以及地主,都会采用前后室方形墓这种形制,所以搞这种点子他很有经验。

  他告诉我,这种墓的关键,主要在前后两个墓室的顶部构造,即穹隆顶和四角攒尖顶这两种。

  穹隆顶的受力点在顶部,四角攒尖顶的受力点在角部。

  这就导致切入点的选择非常重要。

  和先秦战汉坑不一样,下这种墓一般不会锁定墓室的正上方,因为则一旦搞不好,很容易引起大规模坍塌。

  而他们在搞的时候,一般会选择墓顶与墓室墙壁的衔接处,这个位置总体受力小,且时常会出现灰浆缝隙较大、砖块相对松动等情况,算是最薄弱的地方。

  但考虑到之前五座墓都塌了,他说我和南瓜最好把盗洞打在前后室中间的甬道上。

  这样最保险。

  唯一缺点在于,要多干些土工活。

  于是乎,这个盗洞我俩足足打了十一米,半夜一点时,吭愣一声,南瓜一铲子戳在了青砖上。

  “歇会儿……歇会儿歇会儿……”

  我摆摆手,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特奶奶的!

  南瓜这小子,真特么能干!

  我毕竟是团队大师兄,不想被看扁,所以之前这几个小时里,我一直在咬牙硬抗。

  “卧槽?川哥你不是虚了吧?”南瓜喘着气问,并掏出瓶水递给我。

  “净扯淡,我怎么可能会虚?”

  我接过来顿顿顿灌了一气儿,然后说我这是今天下午没睡够。

  “哎,川哥,你实话告诉我,那天晚上,你跟宝音有没有……”

  说着,南瓜一脸坏笑的比了个动作,非常猥琐。

  不知道他为啥突然提起这茬,我也没多想,就打算装个逼,于是我淡淡一笑:“大人的事儿,小屁孩少打听!”

  “这就对了,所以你还是虚了!”

  “……”

  靠!

  居然没反应过来,感情他特么在这等着我呢!

  “滚蛋!赶紧干活!”

  “好嘞!”

  南瓜说完便抄起刨锤,狠狠砸向脚下的墓砖。

  十几秒后,一块墓砖被锤碎,连带着周围几块噼里啪啦的落进甬道,一个黑咕隆咚的洞口出现在眼前。

  我扶着头灯往里一照,大概不到两米高。

  “别着急,慢点!”

  我叮嘱道:“记住,以后拆这种砖,要一点点往外刨,不然碰上不稳定的,搞不好会突然连人带砖全陷进去,虽然摔不死,但很容易受伤。”

  “放心吧川哥,我记住了。”

  南瓜边拆边点头,很快就将洞口扩大到五十公分左右。

  这没办法。

  毕竟他比较壮,四十公分是我的尺寸,他根本就下不去,刚刚吃了亏,我立刻抓住机会损了回去,让他记得减肥。

  通风十五分钟,我俩接连跳下盗洞。

  甬道不长,只有不到三米。

  我们下来的地方接近后室入口,抬头一看,整个后室的情况便尽收眼底。

  和马纯良说的一样,是穹隆顶。

  草原地区不比中原,没有地仗层和壁画,墓砖层层叠叠的罗列在头顶,显得十分规整。

  “川哥,咋干?”

  我一直都习惯循序渐进,重点留到最后。

  不过这次我改主意了,打算直奔主题,于是我便朝着棺椁一指:“先干东家!”

  转瞬间,两把头灯集中到墓室中央的棺床上。

  好大!

  这回不再是简单的独木棺,而是一座齐肩高的红漆箱型椁。

  但不知道怎么搞的,椁面彩绘保存的一般,好些地方都脱落了,看起来斑斑驳驳的,按理说墓葬封闭的好,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才对。

  我暗自点头,心说这东家也是牛逼,居然连棺材都从中原往过运,先不说搞这么大一具漆椁得多少钱,光弄回到草原来,怕是也要两三年不止了。

  南瓜举起撬棍捅了捅,发现很硬,便道:“川哥,这玩意咱俩够呛撬的动啊?”

  我点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