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第194章 这是人写出来的战报?(1/2)

  长安。

  本来长安就有宫殿群的。

  后来西汉时期赤眉军攻破长安,把长安的宫殿烧毁。

  长安的宫殿就再没有重建过,只做基础的保养。

  于是董卓召集了大量的男丁把被毁的宫殿重建一番。

  还不给工资,粮食也只给一个人的粮食。

  至于男丁背后的家庭,他可不管。

  没有了男丁作为劳动力,底层家庭便失去了生存的保障。

  长安百姓一片怨声载道。

  李儒劝谏董卓,宫殿没必要修。

  如今中原即将大乱,不出三年,他们就能挥师东进,坐收渔翁之利。

  到时候天下都是咱们的,不如把钱留着建设军队,等到迁回洛阳后再建宫殿。

  但董卓严词拒绝。

  他等不了三年,他现在就要享受。

  今朝有酒今朝醉,他就要及时行乐。

  三年后的事三年后再说。

  反正他如今的军队已经足够强大了。

  他一直保持现状就可以了。

  而中原诸侯却一直在内耗。

  三年之后,中原诸侯只会比现在更弱。

  现在的中原诸侯都打不过他,何况三年之后的诸侯呢?

  李儒见劝诫无用,对董卓很失望。

  董卓年轻时从基层士卒干起,因为作战勇猛,会来事,于是一路升迁。

  他豪气干云,雄姿英发,因此身边聚集了不少英雄豪杰为他做事。

  李儒当时也是被董卓的气质吸引,愿意帮助他夺取天下。

  李儒是个不被世俗规矩约束的人。

  或者说他是个非常遵从理性的人,不轻易被感情左右。

  什么汉室不汉室,忠不忠君的,他不在乎。

  他只看到了一个无能的皇帝,只看到了野心勃勃的诸侯,只看到了大汉气数已尽。

  与其扶一个没有能力的皇帝,倒不如扶起一个新势力,以绝对的实力压下这个乱世。

  谁当皇帝不是当皇帝啊?

  再这样乱下去,农民没办法安稳种田,甚至无田可种,不事生产。

  上层人又索取无度,到时候经济必然崩塌。

  根本不需要水灾旱灾,就能出现人相食的境地。

  而董卓兵多将广,单挑十八路诸侯毫无畏惧,毫无疑问是当今第一势力。

  因此李儒一开始还希望董卓能尽快平定这个乱世。

  但事与愿违。

  董卓自从入主洛阳后,骄奢淫逸,酒池肉林。

  被洛阳的温柔乡迷惑了心智,不再拥有鲸吞天下的志气。

  或许是因为他没有后代的原因。

  但无论如何,董卓都已经不再是李儒心中的明主了。

  可放眼天下诸侯,又有哪个诸侯能像董卓这般有希望在三年内平定乱世呢?

  如果没有董卓,恐怕这乱世还得持续二十年以上,中原都得打废。

  “报!!!”

  李儒问道:“什么事?”

  “寿春的战报。”

  “哦?”

  李儒连忙接过战报。

  长安就在荆州隔壁,刘表被孙坚围困他是知道的。

  刘表被围他是知道的。

  袁术拿下荆州会变得更强他也知道。

  但李儒无所谓,也没打算救援。

  甚至他支持袁术拿下荆州。

  袁术这个草包强一点好啊。

  他这边太弱了,李儒真怕他被袁绍摁在地上摩擦。

  如果袁家没内耗多少就成功整合,这会对他非常不利。

  于是李儒决定按兵不动,隔岸观火。

  董卓对此没有任何意见,李儒甚至怀疑董卓有没有听他说话。

  但是令李儒意外的是,袁绍没有坐视袁术壮大,而是直接派大军攻打防守空虚的寿春。

  其行动之英明果断令人咋舌。

  如果袁家被这样英武的袁绍整合,恐怕以董卓现在的状态,根本不是袁绍的对手。

  李儒甚至觉得如果袁绍真这么能打,又这么英明神武,要不直接投降袁绍算了。

  整合完袁家的袁绍总比现在的董卓要靠谱得多。

  如此天下也能快一些平定下来。

  不过袁绍大概率会把他砍了。

  毕竟自从他毒杀汉少帝刘辩后,“弑君”的名头就已经让天下诸侯容不下他了。

  不过李儒也无所谓,大不了隐居起来就是了。

  他连忙打开寿春的战报阅读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