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第290章 首批售罄

  翌日,长安城内突然出现了一个叫《贞观民报》的东西,这新鲜物事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最初,是东宫属吏和长安、万年两县的差役,奉命在东西两市、各坊门、城门洞、热闹茶肆等显眼处,张贴了一份硕大的黄麻纸公告。

  那公告图文并茂,最上方是硕大的“贞观民报”四个楷体字,下方罗列着朝廷新近颁布的《劝耕令》摘要、关内道春雨充沛预示丰年的好消息,甚至还有一则以“本店郑重承诺”开头的、来自赵国公府绸缎庄的古怪告示。

  落款处,却赫然盖着东宫的朱红大印。

  百姓们何时见过官府如此“纡尊降贵”,将政令写得这般通俗易懂,还和商贾信息混在一起?

  好奇者越聚越多,围得水泄不通。

  有识字的老学究被众人推搡到最前,眯着眼,抑扬顿挫地念诵起来。

  当念到“今春雨润,麦苗茁壮,若夏无大灾,秋必丰稔”时,老农们脸上绽开了笑容;念到“新颁劝耕令,垦荒者免三年赋”时,一些衣衫褴褛者眼中迸发出希望的光。

  而念到那则“赵国公府长安东市‘瑞锦祥’绸缎庄,新到江南贡品级苏缎百匹,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时,人群中发出一阵嗡嗡的惊诧声。

  “奇哉!国公家的买卖,竟也登在这官家告示上?”“还‘郑重承诺’?这……成何体统?”

  “嘘!没看见东宫的大印吗?定然是陛下和太子爷允了的!”

  “不过这消息倒是灵通,瑞锦祥的苏缎确是紧俏货,昨日我家老爷叫我去问还说要等半月……”

  议论纷纷中,更有小吏敲着锣宣布:此为民报样张,三日后,首期正式民报将以一文钱一份的价格,于各坊市指定地点发售,内容更详实,消息更丰富!

  一文钱?几乎等于白送!这下,连原本漠不关心的升斗小民也动了心思。

  一文钱就能知道朝廷大事、年景预报,和邻居共买一分几乎等于不花钱啊!这便宜怎能不占?

  三日后的清晨,天刚蒙蒙亮,设定的发售点,如东西市口、国子监外、大慈恩寺门前早已排起了蜿蜒的长队。

  士子、商贾、匠人、甚至还有不少揣着铜板、好奇张望的妇人,皆翘首以盼。

  报纸甫一上市,几乎是被“抢购”一空。

  五千份报纸,在偌大的长安城,简直如同杯水车薪。

  许多排了许久队的人未能买到,顿足捶胸,懊恼不已。

  而那些幸运儿,则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几张轻飘飘却又重若千钧的纸页,有的立刻埋头细读,有的则飞快地奔向茶馆,那里,早有更多心急的人等着听报呢。

  顷刻之间,长安城的各个角落,都响起了读报声、议论声。

  “快看这里!陛下下令修缮关中水利,还要招募民夫,每日管饭还有工钱!(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e.de。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bqgd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