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姚师爷去盗墓

第449章 人棺同屋

  明朝时期,石像生的摆放也是有顺序要求的,一般是文官、武将、马、羊、虎、犬的顺序,在古代,马虎羊犬代表着忠、孝、节、义,而且是成对出现。

  这个墓只剩下一个石人和一个石马,而且顺序也变了,肯定是有人动过了,除了盗墓贼,没人愿意干这力气活,也没人敢干。

  其实不被盗我也没有兴趣,明朝的土司数量奇多,繁荣时有七百位土司,往大了说,一个土司就是一个县长,管理一群人和几个寨子的角色,有身份地位,却没外面的县太爷有钱。

  为了不让孟彩娇失望,我们装出一副饶有兴致的样子,对着土司墓各种查看拍照。

  孟彩娇放下背篓,俯身开始挖野菜。

  “这的婆婆丁最多了,随便一挖就是半箩筐。”

  “孩子,这可是墓呀,墓上长的野菜最好不要吃。”

  “没得事,老人说吃墓边上的野菜能更健康,是土司王赐给后代的,其他地方很难找。”

  婆婆丁的学名是蒲公英,一种野草,可入药,古墓附近长得多也不是土司王的恩赐,可以说是必然结果,一是土司墓从外面运来了大量的土体,改变了周围的土壤环境,二是这一块地面石头多,没有竹子,不挡阳光。

  所以,肯定会有很多婆婆丁。

  要是放在别的地方,四驴子肯定抡着大鞋底子逼迫我找墓,有了孟彩娇,四驴子比钓鱼佬还有耐心,拿着小铲子挖着野菜。

  阳光、竹林、少女、古墓,这些情节叠加在一起满足了我对美好的向往。

  尤其是阳光下的孟彩娇不经意间拨弄一下掉落的碎发,很唯美。

  “得得得,别看了,那姑娘看不上你们几个。”

  我白了一眼花木兰,真是扫兴,她不懂什么叫做欣赏,咱看孟彩娇只是对青春少女的欣赏,可没有那些污七糟八的龌龊心思。

  “狗哥,这一点线索都没有,要不要考虑换个地方。”

  “不换。”

  “换个地方,少女更多。”

  “那也不换,咱们都租房子了,突然走容易被怀疑,咱们以这为据点,沿着乌江找呗。”

  “沿着乌江找了十几个村子了。”

  花木兰的语气变重,显然有些不愿意,在他眼里,盗墓贼能干活的时间,比少女的青春还易逝。

  我反问:“你想去哪?”

  “换山里面的村子呗,在这没线索,也不能继续耗时间了。”

  “不是耗时间,你想个问题,重庆这地界多山,巴寡妇清的家族挖出来的矿石怎么运出去,一百多吨的水银怎么运到咸阳的?”

  花木兰长嗯一声,眼睛一亮道:“水路。”

  “对呀,咱们沿着乌江找,肯定能找到原来的码头或者渡口,河宽水深的地方,多看看呗,早晚能发现。”

  “那得找到啥时候呀?”

  “要是容易找,还能轮到咱们吗?”

  “啊。”一声惨叫。

  循声而去(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e.de。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bqgd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