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姚师爷去盗墓

第472章 勤劳的驴

  酒窖内没有壁画也没有文字,要不是有毯子,我也猜不出年代。

  可我也想不明白,汉代的陶罐里为什么会装着清朝的铜钱,铜钱整体光亮,没有生锈也没黏在一起,成色新,品相好。

  “等一会我喂完鸡鸭,我带你们去山洞里转转,都是秦汉时期的朱砂矿。”

  “在哪呀?”

  “不远,走路一个多小时。”

  “还能挖到朱砂吗?听说那玩意辟邪,我想找一块。”

  我故意没往文物上说,而是说起了朱砂。

  “早就没有了,秦汉时期就采空了,可以过去碰碰运气,找个带红的小石块做个吊坠。”

  “行,我们上去收拾一下,到时候您招呼我们。”

  返回房间,花木兰直接道:“清朝时期有人来过,看铜钱的数量应该是个大户人家,为啥来这安家呢?不会也是为了巴寡妇清的宝藏吧。”

  “说不好,那批人是京城人,最起码是京城生活过的人。”

  四驴子不解道:“此话从何说起?你算出来的呀。”

  “铜钱呀,乾隆的铜钱。”

  “他妈的,全国都有乾隆铜钱。”

  “对,正面都是乾隆通宝,背面的是不一样,这枚是京钱。”

  “北面不是满文吗?都那样呀,和画符似的。”

  我确实不认识满文,不过通过铜钱能看出是哪里造的。

  在清朝,京城直隶那片区域用的宝泉局和宝源局造的铜钱,这两个局在京城,造出来的铜钱分量大,个头足,是标准的铜钱。

  除了直隶的两个造钱局,其他省份也有制造铜钱的机构,省局州府也可以造铜钱,比如山东的宝济局、山西的宝晋局、四川的宝川局等等,全国上下二十多个造钱局。

  各省造钱局造出来铜钱正面都一样,年号加上通宝,背后的满文是所属造钱局。

  除了文字,铜钱的材质和做工也有区别,宝泉局和宝源局做出来的铜钱最好,其他局就差点意思了。

  为啥?

  因为有利可图。

  控制铜钱金属比例,可以节省材料,清朝的铜钱是铜铅合金,一般是六成铜,四成铅,铜贵铅贱,各省官员稍微改变一下铜铅比例,生钱的道道就来了。

  还有就是控制大小,各省造的铜钱缩小一圈,厚度薄一些,也能省下不少材料。

  当然,这不是为了给朝廷省材料。

  所以,其他省份做出来的质量都不怎么好,也更容易贬值。

  一般而言铜钱都是在本省内流动,如果不是外来人口,京钱不会出现在重庆,京钱拿到其他省份,其价值要更高一些,比如十个京钱能换十二个宝川局的钱。(这个比例是我瞎编的,理解意思就行。)

  “听你的意思,还真是京城来的人,干啥来?”

  “你等着,我给你算一卦。”

  说着,我把铜钱抛向空中。

  花木兰道:“你俩别胡扯,说正事,清朝乾隆年间,有钱的人家,来深(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e.de。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bqgd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