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武道世界成圣

第196章 归途(1/4)

  陈庆在高林县的日子,如静水深流,安稳而宁和。

  这天,晨光熹微,透过窗棂,在屋内洒下斑驳的光影。

  陈庆推门而出,一股米饭香气混着熟悉的腌菜味迎面扑来。

  韩氏正在灶台前忙碌,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娘,不是说了这些让小翠她们来就行了吗?”

  陈庆走上前,接过她手中的碗。

  小翠是吴曼青安排过来伺候的丫鬟。

  韩氏用围裙擦了擦手,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你难得回来,娘还能动,给你做几顿热乎饭算什么,在外面哪能吃到这个味儿?”

  她指的是锅里正炖着的肉烧干笋,旁边还配了一碟脆生生的酱瓜和几块香油腐乳。

  这虽比不得山珍海味,却是韩氏最拿手的家常菜,更是从前在哑子湾连船上想都不敢想的丰盛。

  陈庆没再多说,安静地将米饭盛好。

  母子二人对坐在小桌旁,安静地用着午饭。

  那碗油光红亮的肉烧干笋,熟悉的浓郁香气弥漫在整个小屋。

  “多吃点!”

  韩氏不住地用筷子往陈庆碗里夹着大块的肉,目光里满是慈爱,“在外面风吹日晒的,可得补补,馆子里的菜再贵,也不如家里做得入味。”

  这是陈庆小时候最盼的一道菜。

  以往只有年节才能尝到一点荤腥,每一次都吃得碗底精光,连汤汁都舍不得剩。

  这些天,韩氏隔三差五就做上一回。

  陈庆吃得认真,过了一会儿开口道:“娘,我打算过两日就动身回去了。”

  他回到高林县已经一个月了,差不多也该回到五台派了。

  韩氏夹菜的手微微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将一块最好的五花肉放到他碗里,脸上的笑意未减,只是眼里的光几不可见地黯了一下。

  “好,正事要紧,娘知道。”

  她低下头,扒拉着自己碗里的米饭,语气如常,“你如今是有出息的人,哪能总窝在这小地方,娘挺好的,什么都不缺,街坊邻居也和气……”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像是要说服陈庆,也像是要说服自己。

  只是那声音里,终究是藏不住一丝落寞。

  可她知道,她不能,也不会成为那根绊住的线。

  陈庆将母亲细微的落寞看在眼里,他放下碗筷,笑道:“娘,您的手艺,外面再好的厨子也比不了。”

  “我如今能安心在外面做事,就是因为知道家里一切都好,这里是我的根,无论走到哪里,最终都是要回来的。”

  听到陈庆这番话,韩氏心头那点酸涩顿时被熨帖了。

  她抬起头,眼里的黯淡散去,重新浮现笑意:“就你会哄娘开心,娘知道,我儿是做大事的人。”

  她不再纠结于离别,又拿起筷子,兴致勃勃地给陈庆夹了一筷子脆酱瓜:“尝尝这个,这是娘新腌的,看合不合口味?好了好了,快吃吧,饭都要凉了。”

  饭桌上的气氛重新变得轻松温馨起来,母子俩继续享受着这顿家常午饭。

  隔天,陈庆来到了周院。

  他将两个小巧的玉瓶递给周良。

  “师父,这两瓶‘固元丹’于稳固根基略有裨益,您留着。”

  周良接过玉瓶,他深知出自陈庆之手的绝非凡品,最终只是重重拍了拍陈庆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又将另一个稍有不同的玉瓶递给了孙顺:“孙师兄,这几枚‘破障丹’或对你冲击化境瓶颈有所帮助。”

  孙顺接过玉瓶,手竟有些颤抖。

  他困在暗劲巅峰已久,这丹药于他而言无异于久旱甘霖。

  他眼眶微热,没有半点虚伪推辞,深深一揖:“陈师弟……大恩不言谢!师兄我……定不负所望!”

  他知道,这对陈庆而言或许是顺手为之,但于他却是巨大机缘。

  陈庆笑了笑,“孙师兄客气了。”

  毕竟曾是同门师兄弟,而且当年在院子里,孙顺是待人最厚道、也最肯关照他的师兄。

  随后,陈庆又与两人闲话许久,才将不日即将离去的消息坦然相告。

  周良和孙顺闻言,并无太多意外,话里话外都是对陈庆的关切。

  陈庆走后,周院后院的书房内。

  周良坐在惯常的位置上,目光望着窗外弟子们的身影,有些出神。

  李氏轻手轻脚地收拾着陈庆用过的茶盏,动作缓慢,终是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这声叹息打破了室内的宁静,周良回过神,看向妻子:“怎么了?”

  李氏将茶盏归置好,走到周良身旁坐下,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