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第116章 瞒天过海,挺进晋西北(1/3)

  “命令所有游击部队,以小股部队的形式,追击鬼子撤退的队伍,一点点磨掉对方的兵力。”

  “特战大队,利用步枪,掷弹筒,袭击鬼子的军官。”

  “炮兵营化整为零,利用火炮的射程攻击鬼子的辎重。”

  “其余部队,带着伤员向西分散撤退,越过同蒲铁路,转移到晋西北的山区。”

  “同时给第二大队,第三大队发报,要求他们在接到命令后,化整为零,向五寨,宁武,平安三县撤退。”

  陈铭深思熟虑后,下达了命令。

  他不准备继续打大规模的作战,但可以派出小股部队骚扰攻击鬼子。

  夜间小股部队的游击,可是独立支队的拿手好戏。

  能以很小的伤亡,获得较大的战果。

  同时利用这些部队,还能给鬼子一种错觉。

  八路军还在追击他们,没有进行转移,以此吸引其他方向的鬼子向撤退的鬼子这边靠拢。

  陈铭则趁机让大部队分散成小股部队,趁着夜色转移出去,跳出包围圈。

  经过这一战,相信鬼子已经只敢以大队级以上的兵力进行扫荡四分区,防止被独立支队抓住机会歼灭。

  这样会产生很大的空隙,部队分散化作小股部队后,就能从缝隙中渗透出去。

  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鬼子兵力薄弱的晋西北地区。

  等消化完这次反扫荡的战果,部队修整完毕后,再寻找机会与鬼子作战。

  陈铭之所以不往南转移到晋冀鲁豫军区,和129师会合,也是有原因的。

  独立支队打残了日军237联队,接下来日军肯定会疯狂报复,纠集更多的兵力扫荡独立支队所在的四分区。

  陈铭从日军扫荡的兵力部署情况来看,日军调动的部队,很有可能来自扫荡晋冀鲁豫军区的部队。

  要是向南撤退,遭遇到了日军北上的部队,很有可能造成很大的伤亡。

  就算没有遇到鬼子北上的部队,独立支队顺利进入了129师所在的地方。

  以日军对独立支队的恨意,会调集其他方向的日军疯狂扫荡。

  到时候非但不能减轻师部的压力,还会给师部造成更大的伤亡,处境更加艰难。

  而挺近晋西北就不一样了。

  现在晋省八路军主力部队,大多在晋南,晋东南,晋东地区。

  日军重点扫荡的地区,也是这些地区。

  而晋西北地广人稀,日军的兵力少,独立支队去了之后,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对晋西北的鬼子造成很大的威胁。

  陈铭要以此逼迫日军抽调一部分兵力防御晋西北,减轻晋南,晋东南,晋东地区根据地的压力。

  要是能把鬼子扫荡部队吸引到晋西北就更好了。

  靠着晋西北的地理优势,陈铭能轻松带着鬼子兜圈子,攻击鬼子的后勤线,粉碎鬼子的扫荡意图。

  陈铭命令下达后,部队开始动了起来,

  分出小股部队,对着撤退的日军237联队,开始了打冷枪冷炮的作战。

  借着夜晚,对撤退的鬼子造成了很大的杀伤。

  一直追击到天快亮了,游击的小部队才按照陈铭的命令,隐蔽行踪撤出战场。

  经战后统计,这一场追击战,一共击毙了日军两百三十余人,击伤四百余人。

  天亮后。

  部队遵循陈铭的命令,开始隐藏行踪,躲避日军侦察机的搜查,同时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

  经过这么久的高强度作战,战士们的体力已经接近极限了,正好趁着白天隐蔽的时间恢复体力和精神。

  临时指挥部内,陈铭依旧在看着地图,关注各个部队的情况。

  现在陈铭身边的部队,距离日军重点进攻地区还比较近,随时可能有日军出现。

  陈铭只能继续坚持,规划着部队接下来的转移路线。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指挥作战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了。”陈铭由衷的感叹道。

  以前听说指挥作战非常的累,但具体有多累,陈铭现在是真正的感受到了。

  为了指挥作战,陈铭已经两天没睡觉了。

  没办法,面对绝对的兵力劣势和随时可能出现的鬼子,陈铭得根据战场形势不断做出调整。

  一个决策失误,就可能有无数的战士牺牲。

  所以陈铭不敢错,也不能错,随时要保持脑力和体力的高速运转。

  这时,王大彪端着食物走了进来,看着陈铭还站在地图前面盯着看,开口说道:

  “支队长,该吃饭了。”

  陈铭闻言,没有转头:“先放着吧。”

  大彪将食物放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