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留下了一个月的作战物资,还有几十只羊作为给战士们的奖励。
因为陈铭给他们规定了,这次作战,需要在三月中旬结束。
具体原因丁伟不清楚,不过领导这么命令,自然有他的道理。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只要听指挥就好了,而领导考虑的就多了。
也就是说,现在留给他们的时间也就一个月了。
留下一个月的物资,剩下的全都送回去。
至于丁伟留下的几十只羊,是作为战士们的奖励。
几十只羊让独立第一大队两个营和骑兵支队差不多三千号人放开了吃肯定不现实。
不过让每个人吃上几口,再喝几口热汤还是可以的。
平均下来每人差不多八两左右的肉(250克),外加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羊杂汤。
战士们吃着羊肉,喝着羊汤,驱散了严寒,肚子里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
短暂的休整后,丁伟和许得胜两人开始商量起接下来的作战任务。
伪蒙骑兵全军覆没了一个伪蒙骑兵10师,接下来肯定会缩起来不敢轻易和八路作战。
想要再次寻找到像围歼伪蒙骑10师的这种机会很不容易。
于是丁伟把目光放到了平绥铁路西段。
平绥铁路是鬼子的命脉,东起北平,西至包头,分割了中国战场。
向西可以入侵绥远,威胁宁夏、XJ,切断中苏联系。
向南可以配合平汉铁路夹击华北,形成“南北贯通”的进攻网络。
同时还是鬼子的物资掠夺枢纽,鬼子可以通过平绥铁路将山西煤炭,绥远矿产运往东北及鬼子本土。
在五一大扫荡期间,鬼子依靠平绥铁路快速机动,造成根据地缩减90%,可见其战略价值。
这是一条贯穿华北与蒙疆的战略大动脉,其控制权直接决定了华北战局的走向,成为中日双方殊死争夺的焦点。
丁伟的想法是,只要他们对平绥铁路动手,鬼子就算再不愿意也得派兵来守。
不然铁路丢失,对鬼子的打击无异于是巨大的。
能直接瘫痪鬼子在山西,绥远乃至于整个华北的兵力和物资调度能力。
大同对比平绥铁路,显然平绥铁路更为重要。
丁伟就是攻敌必救,利用平绥铁路威胁鬼子,逼鬼子来救援。
确定好作战计划后,丁伟和许得胜两人将计划上报到陈铭的指挥部。
陈铭就一句话:“许可。”
将将者帅,将兵者将。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统帅,指挥大兵团作战,要学会用将。
既然下面的部队决定了这么打,陈铭查看后没有问题,那就要学会放权。
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
同时也需要足够的将领来执行各项的作战,作为统帅只需要把握好大方向就好了。
如果一个营,一个团乃至于一个师都需要统帅来指挥,那无论多么优势的局面,都有可能会失败。
大队长和车神那样的操作学不得,反面例子摆在那里呢!
一个统帅直接越过下面的指挥层级,直接越级指挥下面的部队,要是都这么搞,让下面的战役指挥员怎么办?
以后到底是听统帅的还是战役指挥员的,这不是乱弹琴嘛。
陈铭所需要做的,就是下达命令,比如某支部队什么时间点拿下什么目标,在什么地方阻击敌人多少天。
至于怎么拿下目标,怎么阻击敌人,那就是该部队指挥员要考虑的了。
好在如今的独立支队加四分区的指挥员们已经成长起来了。
虽然还做不到像陈铭这样可以指挥数万人,掌控全局的水平,不过万人以下的指挥还是没问题的。
得到了指挥部的许可后,丁伟和许得胜开始了计划。
两天之内,在绥远以东,大同以北的平绥铁路段,接连爆破了二十多公里的铁路。
如此巨大的动作,直接把鬼子惊动了。
鬼子紧急派出骑兵大队,伪蒙骑兵师,配合装甲列车进行“护路行动”。
不过伪蒙骑兵的战斗力实在拉胯,许得胜几次避开鬼子精锐的骑兵大队,直取伪蒙骑兵师的队伍。
如今骑兵支队士气如虹,经历了几场战斗,战士们的作战经验都培养起来了。
打这种拉胯的伪蒙骑兵,可以称得上一碰就碎了。
魂归地府五百多条命后,给许得胜贡献了三百多匹战马。
加上之前缴获的,许得胜出色的完成了当初向陈铭承诺,拉出一个骑兵大队的承诺。
而鬼子面对骑兵支队加上丁伟的进攻,也是头疼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