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比赛?”何建新和丁伟齐齐看向了陈铭。
就连孔捷都有些意动,把目光投了过来。
陈铭神情平静,迎着这些或锐利、或热切、或深思的眼神,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落在每个人的耳中:
“特种支队作为咱们全军第一支以机械化为主的部队,这支部队肩负了全军和后方首长的期望,无数双眼睛都在看着咱们呢。”
“特种支队的两个步兵营,肯定要选取最精锐的部队。”
“怎么判断一个步兵营精不精锐,靠的不是嘴皮子,要靠真本事去争,只有那样才能让其他部队没话可说。”
“所以我准备搞一场大演武,从单兵技能,分队战术两个点考察。”
“到最后胜出的部队和个人,就是我们四分区在各自技能中最拔尖的存在。”
“到时候也省得你们争啊抢啊的,一切靠实力说话。”
陈铭清晰地阐述着他的构想。
这场大演武,就是一块试金石,不仅要检验部队的战斗力、军事素养、协同配合能力,更要为特种支队筛出最纯粹的钢。
除了有紧急作战任务的单位,所有部队都能参与。用最硬核的较量,在公平的擂台上,决出各个兵种、各个层级的尖子。
他还有一层深意:独立支队内部的三个加强主力大队(何建新、丁伟、孔捷部)实力超群,以往啃硬骨头、打主攻的任务几乎都被他们包揽,其他部队难免有“喝汤都喝不上热乎”的微词。
这次大演武,就是给所有部队,特别是像李有胜的第三大队、王贵的第四大队、罗简的第五大队这样的非“加强”主力,一个展示自我、公平竞争的平台!
让他们明白,想进入这支万众瞩目的王牌——特种支队?
行!拿出你的真本事来证明你够格!没那金刚钻,也别怨别人能揽瓷器活。
陈铭话音落下,指挥室里短暂地陷入一片寂静,随即,一种无形的热浪仿佛升腾起来。
各大队、加强大队的指挥员们眼神骤然亮起,脸上浮现出或激动、或兴奋、或跃跃欲试的神情。
陈铭说完自己的想法后,指挥室内各大队,加强大队的指挥员们全都眼前一亮,面色颇有些意动。
特别是独立支队第三,第四,第五大队的指挥员李有胜,王贵,罗简三人。
他们太需要证明自己了。
大同战役打主攻的是三个加强大队,北上的也是加强大队,其他各种重难任务同样是加强大队。
都是独立支队下面的队伍,凭什么天天看着三大主力立功吃肉,他们就只能打打辅助?
这一次他们要证明自己,自己的部队也不差,不比三大主力差多少。
而孔捷心里也很期待。
虽然同为三大主力,但在何建新和丁伟面前,以他的性格根本抢不过这两人。
就像这次组建特支的部队选拔,孔捷只是看着何建新和丁伟两人抢,他则一言不发。
而有了这次大演武的话,他就能靠着部队的硬实力去争一争了。
这样也能给下面的干部们有个交代,不然每次都抢不到重要人物,孔捷加强第二大队下面的干部,要是心里没点想法那肯定是假的。
“我支持这个提议,正好现在部队在休整期,没有什么大的战事,让战士们磨练磨练筋骨正好。”
独立支队参谋长王大飞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陈铭的决议。
“我也支持,都说独立支队最强的是三个加强大队,但我们第四大队的战士们也不是泥捏的。”
“到底谁强谁弱,比了才知道。”第四大队大队长王贵开口说道。
作为和王大飞与和何建新同一批的独立支队干部。
现在两人一个成了独立支队的参谋长,掌握全支队作战方案制定权。
在陈铭不在时,还能代行指挥权,指挥全支队,全分区所有部队作战。
堪称陈铭这个军事主官的战略大脑!
另一个成了加强主力大队的大队长,掌握八步二炮的超强实力,是全支队战斗力最强,武器装备最好的一支部队。
人数更是王贵第四大队的四倍有余。
要知道,当初还是独立二团时,王贵就已经是三营的营长了。
看着两个老兄弟如今走到了这个地步,王贵心里那叫一个羡慕啊。
这次有了直接较量的机会,王贵肯定不能放过这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李有胜和罗简也用力点头,眼神坚定,意思不言而喻:机会来了,必须抓住!
至于何建新与丁伟,作为独立支队最强的两支队伍,在其他部队都纷纷挑衅的情况下,他们两人怎么可能退缩。
“我也同意这个决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