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铭大致描述了一下石碑的模样。
“它有两米高,与普通石碑的区别在于,上面大概刻了几百个抽象的符号,而且很难损毁。”
“它的外型与十二星上的永恒石碑完全不同,字符……某种意义上确实很相似。”
崇文和李九渊听着石铭的描述,越发确认,这就是珠峰的那大石碑的分碑。
崇文斟酌了一下,说道:
“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听描述,这石碑应该和珠峰大石碑同根同源,记载着一些神秘的启示,可惜上面的文字,想要破译非常困难,实不相瞒,息壤分所半月前破译的一个字符,便花费了整整27天时间。”
一个字符,27天?
这么久吗?
自己花费了五天时间,在神秘空间完全学会了那种语言。
莫非真的是天赋?
“当然,这不是在否认它的价值,石碑对于人类的启发难以言喻,只是目前我们的科研水平还不够,不能充分挖掘它的作用,至于小兄弟的那块石碑,是不是真的是珠峰大石碑的分碑,也需要研究之后才能确认。”
“明白。等我回到大运,就发送一些资料给博士一观。”
“好的。”
石铭紧接着顺势问道:“博士,那从珠峰上发现的大石碑,如今是在大禹船上?”
崇文摇了摇头。
“大石碑的所在地并不是太大的秘密。它目前依然矗立在珠峰之巅,息壤研究所总部,虽然也建立在珠峰上,但却位于山腰之间,海拔相差一千多米。大石碑难以搬运,为了方便研究,我们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将它的部分碑体,以全息投影的方式,投射在了王级漂泊船大禹之上。以借用王船的高算力设备,才能进行文字解析。”
“全息投影?”
“对,那石碑文字颇为奇特,不管是誊抄或是复印,都会失去它本来的意义,变得毫无价值,目前唯有全息投影这一种方法,才能让它不【失真】。”
原来如此。
难怪息壤研究所总部位于珠峰,却又要在大禹之上,再建立一个分所,专门研究古文字与奇物。
大石碑的本体还在珠峰山巅?
这么说,自己如果想要观瞻,只需要去攀登珠峰,绕过息壤总部即可?
他想起上一次用尘世之眼探查珠峰情报的时候,尘世之眼冒出来的一堆被和谐的黑色方块,并提醒了他这种意外本身也是一种情报。毫无疑问,这座如今海洋上仅存的陆地,有着连尘世之眼也无法顺利显示出来的大秘密。
“小兄弟。”
“嗯?”
“如果你手中的石碑为珠峰石碑分碑,不知可否愿意,将它售卖给息壤?”
“售卖?”
“这并不是夺人所爱。石碑上的文字,除了息壤研究所外,目前没有过任何其他研究所拥有过解读成功的经验。在研究这些神秘符号的经验上,我们的速度虽然很慢,但已经是所有研究所中最顶尖的。如果可以,息壤会在判研之后,给出一个合适的价格。当然,成与不成,都在小兄弟你。”
出售?
石铭倒是没有想过。
但确实,神启石碑对他的价值,只在信息。
保留原碑,意义不大。
对于息壤来说,这块小石碑也不是必需品,他们的算力有限,三万三千字的石碑研究进度不到十分之一,研究所如今没有余力去研究其他的内容,但既然有新的石碑的线索,能够买下肯定是好的,至少也可以扩充一下数据库,拥有更多的样本,比照起来也可能会有新的灵感。
石铭斟酌了一下。
“博士客气了。”
“这块石碑在我手上确实没有大用处。如果能给研究带来新的灵感,也能发挥更大的价值,我愿意将它赠予息壤。”
赠予,看似牺牲了利益,实则是以退为进。
赠予?
崇文有点意外。
这怎么能行!
“小兄弟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息壤每年有固定的研究经费,在这方面不会让小兄弟吃亏。”
“这样……”
也行。
石铭没有过多的推辞。
小时候长辈给压岁钱,他也只会推辞一遍,但如果长辈执意要给,那就欣然接受。
而且他现在还挺缺钱的。
尤其是缺少贡献点。
别的不说,他昨夜大致看了一下大禹宝库终端里的很多东西,都很喜欢,但目前他的贡献点只有11000,只能兑换一两样喜欢的物品,相当拮据和纠结。
如果能够将石碑换成贡献点,那也是挺不错的。
而且说不定可以借着交接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