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藩镇过于凶猛

第166章 高王,吾辈楷模!(3/4)

副使有请。”

  钱镠回信了!

  念及此处,刘靖快步下了城墙,朝着牙城走去。

  回到牙城居所,他命人唤来王冲。

  这一次,与王冲一起来的还有那名随行的文书。

  落座之后,王冲见他面带喜色,不由好奇道:“何事让刘兄这般欣喜?”

  刘靖瞥了眼那名文书,故意说道:“方才收到江西密信,平南王愿意出兵宣州。”

  “那却是一件喜事,恭喜刘兄。”王冲双眼一亮,连忙道喜。

  那名文书则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刘靖问道:“王兄唤我,可是吴王回信了?”

  “不错。”

  王冲点点头,说道:“刘兄所求,吴王应允了。不过粮食只有八万石,且睦州一时之间没有那么多粮食,需从杭州等地运调,分三批供给,头一批两万石,十日后送到。剩下的六万石,在之后的两个月内也会陆续送到。”

  粮食不够什么的,只是说辞而已。

  睦州好歹有三四万大军,岂会没有粮食?

  这显然是钱镠拿捏刘靖的一种手段,毕竟若他收了八万石粮食,转头又投了钟传或吴国,那钱镠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对此,刘靖表示理解。

  八万石粮食,对钱镠来说也算是不小的负担了。

  “可。”

  刘靖点点头。

  这时,那名随行的文书开口道:“吴王殿下听闻刘刺史丰神俊朗,尚未娶妻,欲下嫁永茗郡主与刘刺史。”

  刘靖请求归附,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可既然钱镠答应了,那刘靖就是歙州刺史。

  过段时日,钱镠还会上表朝廷,如今朱温把持朝政,与钱镠关系交好,不出所料会爽快的答应。

  届时,刘靖这个歙州刺史,便名正言顺。

  所以,眼下这文书以刺史相称,以下官自诩,完全没毛病。

  闻言,刘靖心下苦笑。

  钱镠到底是钱镠,真是一点亏都不愿意吃。

  意思很明显,想打我的秋风?

  可以。

  把我女儿娶了。

  娶了钱镠女儿,那往后就是一家人,都是一家人了,且不说歙州之事,你刘靖总不好意思再投奔钟传和吴国了吧?

  用一个女儿,绑住刘靖,稳赚不赔的买卖。

  关键钱镠女儿多啊,三四十个,随便嫁!

  刘靖面带歉意道:“吴王厚爱,感激不尽,只是不瞒两位,我早已与心上人定下终生,矢志不渝,非她不娶。所以……”

  话都说到这份上,你钱镠总不能强拆姻缘吧。

  “刘刺史重情重义,下官敬佩。”那文书先是神色肃然地拍了一记马屁,旋即话音一转:“吴王有交代,若正妻不行,媵妾也可。”

  “……”

  刘靖沉默了。

  好家伙,媵妾都抬出来了。

  这女儿就非嫁不可呗?

  自商周至今,华夏一直是一夫一妻制,所谓三妻四妾,其实是后世杜撰,并没有这个说法。

  班固所著的《白虎通·嫁娶》中明说了: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自天子下至庶人,其义一也。

  不管你是谁,哪怕是天王老子,也只能有一个妻子。

  而妻子的身份地位,与丈夫是对等的。

  大唐律规定:有妻再娶者徒一年,若欺妄再娶者徒一年半。

  至于平妻,也只是民间说法,史料并无记载。

  不过,虽没有平妻,却有媵妾。

  媵妾是妾,地位却高于妾,受朝廷认可,甚至有品级。

  媵妾往往是正妻的妹妹,或侄女等亲眷,是保证妻子娘家人利益的一种产物。

  举个例子,若正妻膝下没有子嗣,那显然不符合正妻娘家人的利益,这个时候,正妻的妹妹、侄女等媵妾有了子嗣,就能保证利益了。

  孙坚就娶了吴氏姐妹,姐姐是正妻,妹妹则是媵妾。

  而眼下,钱镠为了把女儿嫁给他,连媵妾都给整出来了。

  这让刘靖彻底无语。

  那文书趁机吹捧道:“永茗郡主年芳十七,生的花容月貌,贤良淑德,是吴王殿下的掌上明珠,与刘刺史乃是天作之合。”

  这话没错,确实是掌上明珠,只不过钱镠掌上的明珠有些多,足有四十多个罢了。

  沉默半晌,刘靖面色为难:“本官用情至深,曾与对方许下誓言,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文书眼角抽了抽,问道:“那刘刺史的意思是?”

  “得加粮!”

  刘靖口中吐出三个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