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藩镇过于凶猛

第198章 穿越者最大的优势(1/2)

  七月十五,中元节。

  唐时的中元节融合儒释道三教的元素,这一日朝廷会设坛祈福,皇帝也会与官员参加,并举行赦罪仪式,赦免一些小偷小摸,小打小闹的罪犯。

  而民间百姓,则设盂兰盆供,放河灯。

  但,自打黄巢起义,这么些年来,百姓除开两三个重要的节日,其余节日一般不过。

  活下去都已经很艰难了,哪还有精力过恁多节日。

  在交代了一番事宜后,一大早,刘靖率领四千大军离开绩溪,浩浩荡荡地前往歙县郡城。

  尽管是歙州境内,但刘靖并未放松警惕。

  东拼西凑的一百骑兵打头开道,探查前方情况,接着是庄三儿率领的一千前军。

  刘靖则率领两千中军,护卫着车队与随行的逃户。

  后方,还有一千人殿后。

  同时,八个方位探子外放五里,半个时辰一报。

  别觉得小题大做,如今这个世道,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况且要养成习惯。

  平时行军松懈,到了战时就能立即变得谨慎了?

  须知,习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平日里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

  刘靖作为统帅,自然要以身作则,上行下效,长久以往下面的将领往后行军也会谨慎小心。

  此刻,他穿着一袭劲装,骑着紫锥马,顶着烈日前行。

  毒辣的太阳,让他那张俊美的脸庞微微泛红,汗水如雨般顺着脸颊滑落。

  当然,他大可以躲在马车里,享受着酸甜清凉的饮子,左拥右抱。

  但那样的话,军心还要不要了?

  下面的将领会不会有样学样?

  享受?

  现在的刘靖,还远没有资格享受。

  王阳明曾言:欲成大事,必经三苦。

  中军护送的奢华马车内,崔蓉蓉与钱卿卿并排坐在软榻上,聊着杭州的风土人情。

  这辆曾经钱镠用作出行游玩的座驾,足够宽敞且舒适。

  所以,当钱卿卿邀请同乘之后,崔蓉蓉并未矫情,直接答应了。

  这两日在绩溪暂住,她与钱卿卿熟络了一些,况且她身怀六甲,坐钱卿卿的马车,能少些颠簸,对腹中胎儿有利。

  一旁的角落里,桃儿与狸奴玩着翻花绳。

  玩了一会儿,桃儿放下花绳,仰着小脸道:“阿娘,我热。”

  见自家女儿脸颊通红,额头上浮现一层细密的汗珠,崔蓉蓉心疼地拿出帕子,擦拭着桃儿额头汗珠,柔声道:“来,阿娘帮你把褙子脱了。”

  配合着脱掉薄纱褙子,桃儿光着肩头和膀子,说道:“阿娘,我想喝饮子。”

  崔蓉蓉在她小巧的鼻尖轻点一下,含笑道:“成,但只能喝一杯,不可贪嘴多喝。”

  “嗯。”

  小桃儿小鸡啄米般点着头。

  闻言,一旁的张嫂从篮子里拿出陶罐,倒了一杯饮子,笑吟吟地递给小桃儿,旋即问道:“大娘子与郡主要不要也来一杯?”

  “好。”

  崔蓉蓉握着帕子,擦了擦白嫩如玉的脖子,皱眉道:“今儿个夏日也不知怎地,竟比往年热了许多了。”

  “是哩。”

  钱卿卿点头附和。

  崔蓉蓉叹了口气:“如今这世道乱的很,连带着天儿也开始乱了。”

  接过张嫂递来的饮子,钱卿卿用软糯的声音说道:“正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夏时太热,便会在其他时节找补,今岁冬日怕是会很冷。”

  “如此热的天儿,夫君别被晒中暑了。”

  崔蓉蓉语气中透着担忧,遥遥看着前方,吩咐道:“张嫂,将剩下的饮子让李将军送给夫君。”

  “好嘞。”

  张嫂应了一声,掀开车帘。

  李松接过陶罐后,立即驾马来到前方中军。

  “何事?”

  刘靖勒住马缰问道。

  李松将陶罐递过去:“刺史,这是夫人让俺给你送来的。”

  接过陶罐,刘靖仰头喝了一口,旋即递给一旁的狗子:“你们也喝些。”

  狗子也不客气,喝了一口后,又递给身边的许龟。

  一罐酸梅饮子没多少,你一口我一口,很快便喝光了。

  大伙儿其实没分到多少,有些只是润了润唇,但刘靖的这个举动,却让麾下牙兵们心里头暖暖的。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样的主家,才值得他们卖命。

  今日一罐饮子,都能分他们一口,明日富贵,也定不会少了他们。

  将陶罐塞回李松手中,刘靖摆摆手:“行了,回去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