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藩镇过于凶猛

第228章 就粮于敌(1/4)

  宣州,太平县往西三十里。

  官道如一条濒死的巨蛇,在连绵的丘陵间无力地盘踞着。

  秋老虎的余威尚未散尽,空气闷热得像一笼蒸不透的馒头,黏腻的汗水粘着尘土,在每个人的脸上都糊出了一层泥壳。

  浩浩荡荡的运粮部队,正像一条贪食的巨蟒,在这条官道上迟缓蠕动。

  车轮滚滚,碾起的尘土呛得人睁不开眼。

  押运民夫有气无力的吆喝声,与牛马不堪重负的喘息声,汇成一片沉闷、单调的交响。

  此次杨渥调集近十万大军攻打江西,再加上随军的民夫、妓女、商贩、邮差,对外号称三十万之众。

  如此庞大的人口,每日所消耗的粮草,是一个足以让任何司户参军都头皮发麻、夜不能寐的天文数字。

  更要命的是后勤的损耗。

  扬州的一石粮食,绝无可能原封不动地运到前线。

  这一路上,人吃马嚼,再加上各种跑冒滴漏,损耗至少在五成以上。

  也就是说,一石粮食从后方运出,最终能抵达前线士兵口中的,最多只剩下五斗。

  因此,这条连接着宣州与江西前线的粮道,便成了杨吴大军的生命线,日夜不休,输送着维系战争的血液。

  只要前线战事一日不停,后方的粮道就得一刻不停地运转。

  毕竟在眼下这乱世,一旦粮草供应不上,轻则士气低落,军心动摇;重则,便会立刻引发兵变。

  这个时代的丘八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你敢让他们饿着肚子去卖命,他们就敢扭下你的脑袋当夜壶。

  一般而言,在自家境内运送粮草,并不会派遣重兵护送。

  一来,根本抽调不出这么多兵力。

  二来,若是安排大军护送,那他娘的粮食还没运到前线,半路上就先被护送的军队给吃光了。

  所以,这支绵延十数里的运粮队,除了每辆粮车上负责押送的一两名兵卒外,只在队伍的最前方和最后方,各安排了一支数百人的机动部队,负责开路和断后。

  很快,负责开路的先头部队,便进入了一处两侧山势陡峭的狭长山谷。

  “停!”

  为首的都尉抬起手,队伍缓缓停下,扬起一片更大的烟尘。

  他一挥手,数十名精干的斥候立刻像猿猴般,朝着山谷两侧的密林中钻了进去,仔细探查是否藏有埋伏。

  山高林密,灌木丛生,连绵数里,想要一寸一寸地仔细搜查,根本不现实。

  这些斥候也只能仗着经验,拣些可疑之处草草探看一番。

  一名斥候骂骂咧咧地拨开身前的荆棘,尖刺划破了他的手背,留下一道血痕。

  他径直走到一片半人高的茂密灌木前,左右看了看,确认无人,便解开腰带,撩起皮甲,对着那片灌木丛畅快淋漓地放起水来。

  哗啦啦的水声,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清晰。

  就在他脚边,距离那股温热的尿液不足一尺的灌木丛深处,一双沉静得不带任何情绪的眼睛,正透过枝叶的缝隙,静静地看着他。

  那双眼睛的主人,一动不动,身形与周遭的山石草木几乎融为一体。

  斥候痛快地抖了抖身子,系好裤子,骂了一声“这鬼地方鸟都不拉屎”,便转身循着原路下山去了。

  等到所有斥候都离开,山林重归寂静。

  一名名身穿简陋皮甲的林霄军士兵,悄无声息地从各处灌木、草丛、土坑中钻了出来,动作轻盈,几乎听不到声响。

  山谷口,杨吴斥候尽数下山,向都尉汇报。

  “都尉,一切正常,未发现敌踪!”

  “嗯。”

  那都尉点了点头,并未怀疑。

  这里是宣州腹地,谁敢在这里捋杨吴的虎须?

  他大手一挥:“继续前进!”

  先头部队再次开拔,后方那条由无数粮车组成的“长龙”,也开始缓缓地爬进这处狭长的山谷。

  山谷一侧的密林高处,康博趴在一块巨石之后,冷静地注视着下方的一切。

  他像一头极有耐心的猎豹,等待着最佳的扑杀时机。

  一名校尉凑了过来,压低了声音,难掩兴奋:“副指挥,可以动手了吗?”

  康博摆了摆手,声音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急个甚?再等等。”

  他指着下方那望不到头的车队,解释道:“杨吴的运粮队太长,绵延十余里。精兵都护在首尾。咱们现在动手,只能打掉他的先头部队,后面的粮车见势不妙,掉头就跑,咱们抢不了多少。”

  “等他的中段队伍完全进入山谷。咱们先集中兵力,把他的腰给打断!趁他首尾的士兵晕头转向,前来驰援的时候,季指挥使再趁机杀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