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藩镇过于凶猛

第235章 卖的是身份(2/3)

,刘靖只觉前路豁然开朗,胸中郁积的诸多疑虑一扫而空,忍不住长笑出声。

  “来人,备宴!”

  “今日,我要为李先生接风洗尘!”

  他又转身对杜光庭道:“杜道长,劳烦你去一趟,将袁袭、茕茕子道长一并请来。对了,还有胡别驾、施怀德等人,也一起叫上。”

  “今日我等,不醉不归!”

  ……

  酒宴并未设在铺张的前衙,而是设在了刘靖处理公务的后宅公舍之内,显得格外亲近。

  菜肴并不奢华,只是几样精致的家常小菜,主菜则是一整头炖煮的热气腾腾的羊肉,一坛上好的新安春。

  月上中天,清冷的辉光洒满庭院。

  席间,气氛热烈而融洽。

  刘靖亲自为众人引荐,郑重地介绍了李邺的身份。

  “诸位,这位是青阳散人,李邺先生。自今日起,便是本官的掌书记,总领府衙文书,参赞军政要务。”

  他的话音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加重了语气。

  “李先生之言,便如我亲至!”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胡别驾以及张贺等人心中剧震,他们都听出了这句话背后那重如泰山的份量。

  这是将李邺的地位,拔高到了一个仅次于刘靖本人的超然高度!

  张贺与吴鹤年初见李邺那张可怖面容时,心中确实咯噔一下,本能地生出一丝戒备。

  但在酒宴上,听着李邺就着舆图,将天下大势、各方利弊剖析得鞭辟入里,条理清晰,他二人那点外貌偏见早已被震得烟消云散。

  此刻,他端起酒碗,第一个站起身,对着李邺一拱手,声音洪亮。

  “李先生大才,贺佩服。”

  一杯酒下肚,刘靖心中大快。

  他的核心班底,终于初步成型了。

  有负责制定战略方向的舵手,有管理内政的帮手,外加一帮能人异士。

  整个团队的架构,已然稳固。

  一顿酒宴,不仅是为李邺接风,更是刘靖在向自己的核心团队,明确未来的权力架构与战略方向。

  宾主尽欢,直至深夜。

  翌日。

  天色未亮,晨曦的微光刚刚透过窗棂。

  李邺便已穿戴整齐,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刘靖的书房。

  他没有丝毫的客套与寒暄,直接进入了工作状态,开始翻阅府衙内堆积如山的各类文书、卷宗、户籍、税册。

  他看得极快,却又极细,那双清亮的眸子仿佛能穿透泛黄的纸张,看到背后隐藏的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名字所代表的真实含义。

  当刘靖将自己后续准备推行“一条鞭法”与“摊丁入亩”的初步构想告知他时。

  饶是李邺心性坚韧如铁,也被这石破天惊、足以颠覆千年田税制度的国策给震撼得半晌无言。

  他并未像寻常谋士那般,立刻高谈阔论,纸上谈兵。

  他只是沉默良久,仔仔细细地将刘靖想法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询问清楚,反复推敲。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让刘靖都肃然起敬的决定。

  他要亲自下乡。

  “刺史此策,乃是开万世太平之基石,然其势之烈,亦如燎原之火,稍有不慎,便会反噬其身。”

  “歙州虽小,然各县风土人情、田亩状况、宗族势力皆不相同。”

  “邺需亲眼去看,亲耳去听,掌握了第一手的情报,才能为府君这把将要改天换地的利刃,寻找到最精准的下刀之处。”

  这才是真正的经世致用之才!

  刘靖心中感慨万千,当即拍板,亲自从玄山都中,挑选了五名最精锐的牙兵,让他们换上寻常百姓的衣服,化作仆从,暗中护卫李邺周全。

  送走了李邺,刘靖片刻不停,翻身上马,马蹄敲击着青石板路,直奔新安江畔的军器监。

  李邺为他擘画了天下,而他,则要为这幅宏伟的蓝图,锻造出最锋利、最霸道的画笔!

  此刻的军器监,已然是一座昼夜不息的战争巨兽。

  所有其他兵器的生产几乎全部停滞,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如同百川归海一般,疯狂地倾斜到了那吞噬金铁的庞然大物之上——神威大炮!

  高大的工棚内,十几座新砌的巨型熔炉正喷吐着烈焰,将空气都烧灼得扭曲。

  金红色的铜汁在巨大的坩埚中剧烈翻滚,散发着令人敬畏的高温。

  工匠们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肉上挂满了汗珠,在蒸腾的热气中,他们呼喊着号子,用巨大的铁钳,小心翼翼地将一炉炉滚烫的铜汁,注入到早已准备好的巨大陶范之中。

  见到刘靖到来,浑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