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藩镇过于凶猛

第258章 这就是鱼米之乡嘛?(2/4)

为此流尽袍泽的鲜血。

  因为粮食,就是兵!就是甲!就是战马!就是底气!

  就是问鼎天下的资格!

  有了这二十万石粮食,他麾下的风林二军,规模至少可以再扩招一倍!

  而且是按照顿顿饱饭、时不时还能见荤腥的精兵标准去养!

  他的脑海中,一幅巨大的地图瞬间展开,不再是局限于歙州、饶州这一隅之地。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府衙的屋顶,越过了鄱阳湖浩渺的烟波,投向了更西边的抚州、信州……

  若是将这两块产粮之地也一并拿下……

  或许……整个江西,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这股火热的野心,烧得他浑身血液都几乎沸腾,让他有一种仰天长啸的冲动。

  刘靖缓缓地吸了一口气,将那股足以让任何人都冲昏头脑的狂喜与野望,一并强行压回了内心最深处。

  再次抬起头时,他的眼神已经恢复了古井无波的深邃,仿佛刚才那场内心的惊涛骇浪,只是一场幻觉。

  他用平静到近乎冷酷的声音,下达了新的命令:“立刻拟写战报,加急,送回歙州。”

  歙州的百姓与官员们,需要这一封捷报来提振士气与信心。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胜,来告诉所有歙州人!

  追随他刘靖,不仅能活下去,更能活得好,活得有尊严!

  “遵命!”

  不多时,一队精神饱满的骑士在夜色下冲出城门,马蹄卷起烟尘,如离弦之箭,朝着歙州的方向狂奔而去。

  他们马背上驮着的,不仅仅是一封捷报,更是一个足以改变江南格局的惊天消息!

  ……

  ……

  歙州,歙县。

  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在连绵的群山上,空气沉闷,仿佛随时会落下一场迟来的春雨。

  然而,这压抑的天色,却丝毫无法冷却土地上那股燎原般火热的激情。

  随着数万名逃户从深山老林中被接纳、安顿,整个歙州都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开荒狂潮。

  只因刺史刘靖早在去岁就颁布了足以让所有黔首百姓为之疯狂的法令。

  凡百姓开垦的新田,经由官府登记后,两年免税,三至五年间税赋减半!

  这道法令,就像一针扎进了这片沉寂已久的土地,让无数双麻木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名为“希望”的火焰。

  歙县郡城外的官道两侧,沿途目光所及,尽是辛勤劳作的身影。

  往日里长满荆棘、野草比人高的山坡,此刻被成百上千的人群所占据。

  锄头挥舞的“吭哧”声,岩石被撬动的闷响,人们相互呼喝的号子声,汇成了一曲充满了原始生命力的壮丽画卷。

  汗水浸透了他们破旧的衣衫,紧紧贴在黝黑的脊背上,在阴沉的天光下反射出油亮的光。

  他们大口喘着粗气,手臂酸痛得几乎抬不起来,但一想到脚下这片浸透了自己汗水的土地,将来会变成自家的田产,那疲惫便仿佛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穷的干劲。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

  “张老四!你个狗日的凭什么说这块地是你的?俺昨日就在此地插了草标!”

  一名精瘦的汉子,涨红了脸,指着一块刚被翻开的土地,对着另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怒吼。

  被叫做张老四的壮汉毫不示弱,将锄头往地上一顿,唾沫横飞:“草标?风一吹就没了的东西也算数?老子今天天不亮就来开这块地了,谁的汗水滴在土里,这地就是谁的,不服就碰一碰!”

  眼看两人就要扭打在一起,一个苍老而有力的声音响起。

  “都给老汉住手!”

  人群分开,只见一名头发花白、但腰杆挺得笔直的老者,拄着一根磨得发亮的木杖走了过来。

  他正是依照刺史府新颁的章程,由乡中耆老们共同推举,再由县衙正式任命的里正——王老汉。

  “刺史给咱们活路,是让咱们堂堂正正做人,过好日子的,不是让你们为了几尺地,在这里打破头的!”

  王老汉环视一圈,目光严厉如刀:“都忘了被官兵追得像狗一样躲进山里,吃观音土的日子了?”

  一句话,让原本剑拔弩张的两人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王老汉不偏不倚,用脚步丈量,在两人中间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

  “这块地,一人一半!谁再敢争执,就都别要了,充作村里的公田,给那些死了男人的寡妇孤儿种!”

  一场纠纷,就此平息。

  在王老汉这样的里正的调解下,整个歙州呈现出一派奇异而动人的田园牧歌景象。

  百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