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第35章 收购金象(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曼谷。

  东方酒店。

  “老板。”阿昌敲门走进陈秉文的房间,手里捏着一叠写满泰文和潦草中文注释的纸张,

  “曼谷及周边,规模稍大、能稳定供货的椰浆厂和合作社,一共列了十七家。

  我和塔纳蓬分头跑了一天,见了其中九家……”

  他顿了顿,将资料递给陈秉文,“情况.很不乐观。

  要么是已经被金象、泰丰这样的大公司签了长期包销合同,产能被占满,一滴多余的都挤不出来;

  要么就是规模太小,设备简陋,品质参差不齐,根本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还有几家狮子大开口.”

  “辛苦了,阿昌。”陈秉文接过资料,没有立刻翻看,“剩下的几家呢?”

  “塔纳蓬还在跑,最晚明天中午前能全部接触完。不过.”阿昌犹豫了一下,“老板,看这架势,恐怕希望不大。

  我们是不是.跟金象再谈谈?或者.接受那个暹罗金椰的条件?虽然品质差了点,但至少.”

  陈秉文摆摆手,打断了他后面的话。

  他脸上非但没有阿昌预想中的沮丧,反而缓缓绽开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阿昌,我们一直盯着产品,盯着供应商,却忘了最根本的东西!”陈秉文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穿透力。

  阿昌愕然:“根本?”

  “对,根本!

  金象凭什么敢肆无忌惮地涨30%?颂帕的椰浆为什么能成为顶级货?

  泰丰又凭什么能签下颂帕的三年独家?”

  陈秉文朝茶几旁的沙发指了指,示意阿昌坐下:“阿昌,我们和他们,玩的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游戏!

  他们在拼产品、拼渠道、拼上游资源,而我们,之前也踏入了惯性思维,跟着他们在这个泥潭里挣扎!

  现在,该换个玩法了!该到我们的主场了!”

  阿昌彻底懵了:“我们.我们的主场?”

  陈秉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茶几上那份他翻阅过的《曼谷邮报》,翻到经济版,重重的说道:“泰国股市!”

  “啊?”阿昌茫然的看着陈秉文。

  阿昌和塔纳蓬跑客户的时候,陈秉文同样没闲着。

  他收集了近期几乎所有的英文报纸《曼谷邮报》、《民族报》,甚至一些财经通讯社的简报,寻找着任何与椰浆相关的蛛丝马迹。

  最初,他只是想寻找金象涨价、泰丰签下颂帕背后的行业动态或政策风向。

  然而,当他在《曼谷邮报》经济版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篇关于泰国证券交易所股票短评时,整个人瞬间愣住!

  那篇短评透露的信息量,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1978年的泰国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公司总数仅二十七家。

  绝大多数公司市值在1000万–1亿泰铢之间。

  而金象食品工业公司赫然在列,文章提及该公司因南部主要椰子产区遭遇罕见风灾,导致其股(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e.de。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bqgd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