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杨阳洋一家
村里人口陈文斌最清楚,谁家有六十岁及以上的老人,他心里门清,跟着陈文斌不走弯路。
而且有陈文斌在前面拜年,陈渊跟在后面就行,这套流程走的很轻松。
那些老辈子们收到红包非常感谢,他们的家人也是特别感激。
“谢谢书记,谢谢陈老板。”
“陈老板,我这人最笨,感谢的话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就一句话,往后在禹城村,需要我们家做什么,尽管开口。”
这些有老人的家庭成员,绝对是最感谢陈渊的。
以前为了生活,不得不去外面拼搏,只能把老人留在村,没法在膝下尽孝,是陈渊给了他们回村干活的机会。
不仅收入可观有保障,还能照顾到老人。
而且陈渊所做不仅如此,还要修建禹城村养老院,保障禹城村老人的生活,减少他们照顾老人的事物及精力。
甚至听陈老板话语意思,未来还要普及医疗等福利。
禹城村养老院,这是要完全承担起禹城村老人的养老生活,最大限度的减轻他们这些后人的压力。
此举,大善。
不仅有老人的感激万分,其他村民听闻陈渊和陈文斌去给老辈子们拜年的这些事,同样颇有触动。
“老婆,要不我们也回村吧,虽然我在大厂,福利待遇还不错,但竞争太大了。”
“而且我年龄也不小了,再过两个月就三十九了,稍微遇到点人事变动,绝对是第一优化梯队。”
“禹城村有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很好,未来也有保障,而且禹城村开辟的项目很多,有适合我的。”
在禹城村年终大会上,陈渊展现出来的前景,已经让不少原本没有回村想法的人所有动摇。
还剩下的那批,确实在外面混的不错,福利待遇比现目前的禹城村员工高出一大截,回村不太划算。
但禹城村还有其他项目,未必没有发挥之地,最重要的是,现在外面竞争非常大,打工人谁都不敢说稳定。
回禹城村则不同,以陈老板的为人,除非这辆火车报废,否则,相信陈老板不会让一个人下车。
“爸,我想待在禹城村。”
小孩听到要回村,那是举双手赞成,禹城村太好玩了,城里有的这里也有,城里没有的这也有。
……
“没有哪家企业,敢说承担员工退休后的养老生活,做不到,也不愿意,甚至都没有这种想法。”
“禹城村养老院,不仅是给村里老人的福利,同样也是给我们的福利,陈老板还是值得追随的,禹城村,值得我们回来建设。”
把禹城村当做一个公司,由公司给员工和家属养老,这要是搁外面,谁会相信,有这么好的公司?
但陈老板在做。
这不是画大饼,禹城村养老院已经在建,村里老人的生活都有负责,逢年过节的慰问福利也有。
老有所依,(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e.de。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bqgd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