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的钓场,竟成全国休闲圣地了

第519章 陈氏渔具

  “陈氏渔具旗下产品的生产制作,要和其他品牌合作吗?”宣传新品后,陈渊琢磨着陈氏渔具生产事宜。

  虽说左贤唫承诺愿意提供生产线和销售渠道资源共享,但陈氏渔具终究和金龙鱼、钓鱼人不同。

  金龙鱼新品的生产制作工艺可以提供,战略合作一本万利,但陈氏渔具是他的品牌,完全交给其他人还是不妥。

  “还是自己生产制作吧。”

  琢磨会陈渊还是决定自己来。

  生产肯定要落到实体,系统既然有生产制作工艺权限奖励,其意便很明显,既然不交给其他人,便只有自己建立生产线。

  虽说这样相较于借用左贤唫的生产线成本剧增,相较于从系统购买增加更多工序,但至少能真正掌握命脉。

  成本剧增也是值得。

  “斌叔,你在村委没?”

  “有点事想找斌叔商量,我马上过来。”

  心中有了决定,陈渊便联系陈文斌,随后下楼骑上三轮直奔村委去。

  轻车熟路来到办公室,陈渊笑呵着递上烟。

  “又有什么想法?”

  陈文斌接过烟,推着一杯茶到陈渊面前,笑着示意他坐下聊。

  “不算什么想法,只是想将陈氏渔具生产厂移到这边来。”陈渊吹吹茶杯抿一口,笑着说。

  “你要建厂?”陈文斌叼着烟停顿一下。

  “也可以这么说。”陈渊点点头。

  虽然说是搬厂,但哪有什么陈氏渔具生产厂,之前的产品都是从系统购买,所以相当于是建厂。

  只是他不能这么说而已。

  “你想要多大规模?”陈文斌点燃烟,深吸一口后询问。

  “厂区这事我会安排,就是想问问斌叔有没有什么想法,比如员工这块?”陈渊跟着叼根烟在嘴里。

  陈文斌磕着烟灰,“现目前而言,禹城村人员安排已经非常饱和,除非号召六十以上的村民。”

  禹城村村民确实不少,但除去上了年龄的老人、还在读书的小孩,以及确实有些在外发展不错,能拿点分红就行的,剩下需要工作的也就几百人。

  而禹城村发展到现在规模也是不小,能提供的岗位也是众多。

  从钓场到海项目,还有六层建筑诸多项目,以及禹城影视和三只羊茶饮,已经能满足村民就业。

  甚至夏季高峰还招了不少兼职。

  “六十以上的老人就没必要了,禹城村养老院能够承担,真要闲不下来,弄弄小吃也不错。”陈渊笑着摇摇头。

  禹城村有禹城村的养老制度。

  当然,如果觉得太清闲,也可以找些事做,比如摆摊卖卖小吃,亦或者整理禹城村清洁卫生等。

  这些岗位可适当酌情安排,毕竟确实有些村民的家庭条件不算好,但其余岗位肯定不会这般安排。

  “这事你和东子商量就成。”陈文斌抽着烟道。

  他明白陈渊找他是在考虑禹城村,但禹城村村民现在已经饱和,即使后面(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e.de。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bqgd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