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之世界级导演

第二百七十四章 秦淮灯会【第五更】(1/2)



  正月圆时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

  圆圆月下灯千盏,灼灼灯中月一轮。

  月下看灯灯富贵,灯前赏月月精神。

  今宵月色灯光内,尽是观灯赏月人。

  ......

  夫子庙元宵灯会,又称秦淮灯会。

  秦淮灯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时期,国都建康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

  唐代时得到了迅速发展,明代时达到了鼎盛。

  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秦淮灯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一直是历代民众辞旧迎新、祈求吉祥、喜庆热闹的社会文化空间。

  秦淮文化是古老的金陵文明的代表,秦淮灯会则是传承秦淮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古人非常看重元宵灯会,很多大诗人的诗中都有说道。

  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

  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

  “亲爱的,真是太漂亮了,我喜欢这样的灯会,虽然人多,但是这气氛真的很好啊。”

  夫子庙,思思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眼睛,此时俩手搂着秦动的胳膊,脑袋四处转悠看着,感觉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灯笼,彩灯,目不暇接,很多造型很可爱呢。

  “那当然,这个灯会传统已经几千年了,每年不止本地人,你看看周围的人,其实很多外地人呢,甚至于外国人。”

  秦动笑着解释一句。

  作为六朝古都,这里保留的历史文化传统很多。

  “嗯,嗯,可惜我们不方便拍照,不然这种美丽的场景拍下来肯定很美。”

  思思小脑袋狂点着,只是有点可惜的说了句。

  “...”

  秦动看着女人的表情,很想答应她,帮她完成这个愿望。

  只是如果被认出来,这种人挤人的场合,根本跑不掉的,那到时候灯会都看不成,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不摘口罩可以试一下。”

  左思右想,最后秦动这样说,也算是勉强圆了女人的愿望。

  “啊...”

  思思露出俩只眼睛的脑袋,大眼睛转了转,有点意动:

  “那也行,亲爱的,我们来拍照吧,今天要多拍点,回去给蜜蜜看看,馋死她。”

  秦动一愣,这不是给他找事吗。

  看来思思心里还是很吃醋的啊。

  “叔叔,阿姨,我们来一起拍照。”

  此时思思没管男人怎么想,招呼着秦动的父母了。

  “思思,你们...能露脸吗?”

  刘兰有点迟疑。

  “阿姨,我们不摘口罩拍。”

  思思笑着说了句。

  “这样啊,那来吧。”

  这一次秦动不仅自己一家人来了,郑大军也带着保镖跟来了,只是个个也都是带着口罩。

  正好当工具人拍照,不然还得麻烦别人帮忙拍。

  一家四口到处走着,凡是各种特色的灯笼,彩灯面前,全部留下了一张照片。

  龙舟,也是必不可少的,来到秦淮河,岂能不夜泛秦淮河呢。

  夜色下的秦淮河美景,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

  可惜世事变迁,遥想多年前的淮河美景,那是文人骚客的最爱地方。

  ...

  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几经历史变迁,却一直是金陵的繁华地。

  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楼阁和民俗民风于一体。

  秦淮灯会的举办地点并不只是在夫子庙,像老门东、白鹭洲公园,瞻园、吴敬梓故居陈列馆、江南贡院陈列馆、中华门瓮城展览馆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琶琵路一带等地方也都有,多处布展,各色灯组悉数绽放,灯彩璀璨,辉耀金陵。

  只是夫子庙人流量最大,也是焦点中心。

  尤其是对于外地人来说,来秦淮灯会首选地方都是夫子庙。

  这里有着黄包车,古代那种专门人拉的车,还有各种表演,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活动。

  夫子庙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小吃。

  古有“秦淮八绝”: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牛肉汤和牛肉锅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