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调音师:我只好亲自上台了!

第142章 沂蒙的山水间!(求订阅~月票~)(3/4)

 含辛茹苦,一晃几年。

  这天。

  抱着小沂蒙,海棠又想起了夏荷临死前对孩子万分不舍的表情。

  年幼的小沂蒙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叫了一声娘。

  在琵琶与弦乐交织中,海棠顿时百感交集。

  笛子扬起落下,海棠开始咏唱歌剧中选段的精髓,女高音的咏叹调。

  《就在山水间》!

  “山高水长~~路途远~”

  “绿水绕着青山转~”

  轻轻看向身旁乖巧熟睡的小沂蒙,海棠的内心,不由得泛起强烈的母性。

  “孩子喊一声...

  喊我一声娘。”

  似乎是想起了孩子尚且懵懂,亲生娘亲便牺牲,不由得感觉有点悲伤。

  而孩子喊自己一声娘,却又是那么开心。

  就这种欣喜之中略带酸涩的感觉,不由得令人心头发颤。

  “喊得我热泪流,

  心头颤!”

  唱起心头颤的时候,海棠那声线,仿佛真的是在发颤一般。

  整体的强弱变化细腻多变。

  “想起分别的那晚,

  夏荷她托付我.....”

  缓缓向外走着,海棠高声的吟唱。

  仿佛,这一刻,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字字声声!还在耳畔!!”

  骤然,声调再次拔高!

  “沂蒙人!!

  一诺千金!

  一诺千金!!”

  仿佛是在告诫自己。

  海棠,从一个爽朗俏皮的少女,变成了一个有责任与担当的母亲。

  “我把孩子当亲生养!

  要比亲生还要亲!”

  “是我的心尖尖.....”

  音乐骤然灵巧了起来。

  “这些天我总在,

  做一个梦......”

  俏皮的音乐,放在这样的段落。

  似乎就像是梦境。

  也更像是在那个年代里,淳朴人民们苦中作乐的样子。

  “孩子的亲生母又回到眼前。”

  黑暗之中,忍不住寻找光明。

  就像当时饱受战火的人们,期盼着和平。

  “鲜花满山开,

  开得红艳艳,

  孩子花中笑,

  笑得多灿烂。”

  充满民族感的音乐,仿佛正是勾勒着这名最普通,却又最不平凡的母亲。

  这个母亲的形象,是那个年代所有母亲的缩影。

  “母亲把孩子举过头顶!!!”

  海棠似乎就在梦里。

  想象着和平是怎样的光景。

  那是漫山遍野的绿叶红花中,母亲抱着孩子,徜徉在金色的麦浪之中。

  “左也看,右也看,

  亲也亲不够,爱也爱不完!!”

  弦乐骤然再次扬起。

  海棠仿佛梦醒一般,神色急变。

  在充满山东民间沂蒙小调特色的终止式里,缓缓再次开口。

  “梦醒后,

  我心空了半边。”

  看了一眼远处熟睡的小沂蒙,想起她牺牲的母亲。

  一时间,忍不住悲从中来。

  “小沂蒙已经懂事,

  夏荷却不在人世间!”

  海棠的眼神充满了情感。

  有一丝愧疚,更是满满的爱怜。

  “孩子将来问我.....

  问我!

  我该怎么谈?”

  那咏叹调的起伏,便恍若内心的愁肠百转。

  该如何面对孩子无辜的双眼?

  一时之间,海棠急切的问着。

  “我该怎么对他谈啊?我.....我......”

  弦乐骤然再一次的攀升!

  海棠,仿佛找到了答案。

  “我就说!

  孩子啊!”

  站起身,站得笔直。

  黑黢黢的舞台,另一端骤然亮起。

  LED屏幕上,勾勒的尽是沂蒙山水。

  “你往这里看!”

  海棠的歌声里,似乎蕴藏着一种精神。

  斗争的年代里,百折不挠的精神。

  “看看~沂蒙的水!沂蒙的山!”

  歌声里饱含着对沂蒙山水的热爱。

  但听在观众的耳中,沂蒙山水,仿佛变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