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调音师:我只好亲自上台了!

第23章 容我先去吃个鸡腿。(1/2)



  “啊啊!学长,是这样的。”

  范毅不敢怠慢。

  能让陈博文教授说出一句“变态”的人,肯定是不简单的。

  “公司安排我参加一个综艺比赛,已经进入到了半决赛了,可是......遇到了点问题。”

  “半决赛的比赛形式是与嘉宾配合,我抽签抽到的嘉宾......刚好就是老同学玉娇......”

  说到这里,范毅嘴角抽了抽,看了一眼佟玉娇。

  “你们是一个公司的么?”

  李少杰好奇的问道。

  “不是。”

  范毅摇了摇头。

  “单纯是因为运气差......”

  “嗯?那不是好事吗?”

  李少杰愣了愣。

  “在一个比赛里抽签抽到老同学,多好啊,熟悉,有配合。”

  “有个啥配合啊......”

  佟玉娇也撇了撇嘴。

  “我俩擅长的方向有些撞上了!!”

  “嗯?”

  “......”

  看李少杰似乎没懂,范毅便解释道。

  “我擅长的是高音,玉娇也擅长的是高音.......”

  “这样配合起来,要么隐藏一人的亮点,自断臂膀,要么就互相打架。”

  “嗯,大概懂了。”

  李少杰点了点头。

  一首歌曲,或者说一个歌唱表演。

  甚至可以说整个音乐。

  层次都是最重要的一点了!

  从时间上来发展的形式,被称为曲式。

  在古典音乐里,便是这么来区分回旋曲,圆舞曲,随想曲,叙事诗等等的类别。

  用流行音乐的结构来描述,那就是主歌-副歌-主歌-副歌的基本形式。

  而空间上的形式,便在于结构层次。

  可以是和声,可以是旋律的交错重叠。

  这一时间,一空间的结构,组成了音乐的织体。

  人只要开口唱歌,那就只能是单旋律的。

  但音乐经过进化,从一开始“格里高利圣咏”的单声织体演变,到了现代,和声,复调的发展,使得音乐层次更加丰满。

  单哼哼或许不好听,但加上伴奏就好听了。

  如果再加点和声,那听起来就高大上了。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一首歌中,相对的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都是要丰满起来的,高音低音占比偏科严重的歌,听起来都会不舒服。

  音域跨度或许不会太广阔,但之间的层次高低对比是一定要做出来的。

  男女的合唱对唱就是典型。

  因为先天原因,在对唱的时候,大多都是男低女高,低一些的男声来衬托高一些的女声,高一些的女声来点亮低一些的男声。

  而范毅与佟玉娇都属于声线非常有特色的歌手。

  特色就是都擅长高音,且高音穿透力强,清亮。

  这种情况下,根本难以互相配合,合唱对唱的时候,就像是在打架。

  往死里打的那种。

  尤其是这种穿透力极强的两名高音选手。

  合唱一首,简直像是把狗脑子都给打出来。

  “嗯,我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

  李少杰点了点头。

  “像是你们这个情况,如果想要合唱的话,就完全不能走寻常路了。”

  人声如果缺少低音,并且都想着重体现极具穿透力的高音的话,那么只能从音乐本身入手。

  这种情况,除了重新编曲,在编曲上利用低音乐器,例如贝斯,大号,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等低音乐器来弥补低音部的缺失,别无他法。

  如果男女的人声都很高,那么就一定要从乐器上将平衡感拉回,不然会发飘。

  那么问题又来了。

  选曲的编曲重制,问题更多。

  两个人的声线是否符合曲子想表达的内容?

  重新编出低音占比更大的编曲的话......是否还会适合原曲表达的内容?

  一不小心就会毁原曲。

  就好像网上无数的重制版,remix版,或是翻唱重新编曲的歌,经常会被网友吐槽。

  这其实就是编曲的思路与曲子本身的思路产生了冲突,若是其中再加上歌手本身的独特声线,这种冲突只会更严重。

  所以,这两个人的组合,想要合作,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

  量身定制一首歌!!

  一首专属于两人独特声线的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