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世子爷李坏李长河

第588章(1/2)



接下来一个多月,他们都将往返康亲王府学习玻璃吹制的工艺。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已到三月初,由皇帝亲自带头,文武百官罗列城北。

旌旗招展,大军列阵,黑压压的人在猎山脚下排开,从南到北一眼看不到头。

枪矛林立,黑压压给人压抑感,官道山都是准备出发的大军,而这些只是先锋,辅国大将军,中军元帅杨洪昭麾下的神武军一厢。

关北节度使魏朝仁手下的岭捷军一厢;太原知府,领三交军事指挥使杨文广手下武烈军一厢。

李长河在人群中远远看着杨洪昭,魏朝仁,杨文广三人单膝跪在天子面前,接过天子赐酒,然后皇上赐天子剑与大军统帅杨洪昭。

这其中安排其实很后门道,岭捷军应该是禁军四军中打过仗最多的,也是当初潇亲王带出的军队,潇亲王与魏朝仁是世交,当初一起在关北打过仗,所以将岭捷军交给魏朝仁辖制是最好的。

而杨洪昭常年在京,神武军也负责拱卫京都,当初南方平叛,此时将神武军交给他辖制最为合适。

随后,祭天、祭旗誓师,然后鼓声起,吉时到,大军出征!

随着前锋请出帅旗,浩浩荡荡的大军正式出发了。

李长河跟这百官目送大队人马慢慢离去,心中其实也是忐忑的,此去一战,将关乎景国命运,赢了皆大欢喜,若是输了…

他不得不仔细的考虑后果,如果金人南下,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到时候王府又如何能得以保全?

直到大军旌旗消失在北方的茫茫山间,再也看不见,皇上下令让众人回去。

临走是,皇帝把他叫到身边,对他说道:“之前唐隆重镇被夏国攻破的消息早已到枢密院,朕之所以隐而不发,是怕耽误大军出征,如今你觉得该怎么办?”

夏国攻破唐隆重镇,西北丢失大片土地的事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发生。

冢道虞军报未到时就已经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景国完全没法反应过来,一来太远;二来大军调集对付辽国,正要北上,根本无暇顾及。

其实这事在民间早有风声,因为有大量商人与夏国做生意,所以多少听说。

如今景国的困境在于如果此事没有说法,没法向百姓交代,可能会引起百姓不满,人心浮动,士气低下。

如果要处理,朝廷可怎么处理?兴兵报仇夺回唐隆?大军都集中在东北部,准备攻上京,哪有兵可调。况且上京的价值也远比西北边陲的唐隆镇重要得多。

天下人不想那些,如果朝廷面对丢土失地毫无反应,百姓就会对朝廷失望,军队士气就会低迷,人心就会开始涣散,这是皇帝必须面对的事实。

李长河没有拐弯抹角,因为他早想到皇帝会问他,所以直接说:“可以派遣使者出使夏国,说若他们尊奉我景国为宗主国,自己为附属国,则唐隆镇及周边土地的是就不过问。

不过要快,至少要在大军攻南京之前去说。”

话很简单明了,可皇帝听完他的话一愣,随即惊讶看着他:“此计…意思深长!好!”

说完他难得老脸露出笑意:“不错,洞悉大局,胸有良策!

你有这番思虑,朕就放心了。这次把你留下,你要多看,多学。”

“臣明白。”李长河拱手。

“等四月份,你进宫中来,陪朕左右,才能学到更多,另外多与王越等人走动走动,少与陈钰那样的人结交明白吗。”

李长河边陪着他走边点头。

“还有,朕听说你常往军营中跑,你要看明白,军队就是手中之剑,太利的剑容易割伤自己,所以好剑不用时不开锋,锈了更好,反而安全。

等到用时,再磨利也不迟。”皇上语重心长的对他说。

李长河表面点头,但心里却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当初大送也是这么想的,临阵磨枪,结果把自己磨死了…

随后皇帝又嘱咐了一些,才慢慢上金撵离去。



对于大局,李长河看得很清楚,目前对付夏国的办法无非对外稳住;对内,要给百姓说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