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179 承包出版社,三十年不变(2/4)

区一个出版社,红光机械厂压根不放在眼里。
  其实像出版社这样的单位,虽然在曹志强看来很重要,很难办,甚至大有可为。
  可在很多人,尤其是董书记跟李厂长这样的人眼中,区区一个出版社,根本就不算什么。
  因为开一个出版社,曹志强自己是千难万难,但对董书记跟李厂长这样的人来说,那根本不是个事儿。
  曹志强后来才知道,他当年就算不求大领导,只求董书记跟李厂长,也能让单位申办一家出版社,再交给他承包。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权者不难。
  曹志强作为个人,他想开出版社,在这时期当然难如登天。
  可红光机械厂作为一家八千多人的,直属于冶金部的京城大国企,想要以单位名义申办一个出版社,那不要太容易。
  之前没搞这个,只是因为太麻烦,没必要,而且怕再多一个亏损部门罢了。
  毕竟在这个时期,大多数的出版社,其实都是妥妥的亏损单位,此时跟医院的性质差不多,都是差额拨款模式,还不是设计院那样的自收自支模式。
  出版社真正吃香,真正开始百花齐放,什么单位都要搞个出版社捞钱的时代,那还是八五年之后的事儿了。
  那么巧,也就是在八五年左右,出版社大都变成了自收自支模式的单位,一切都是自负盈亏。
  可能也正是因为出版社大都变成自收自支单位,压力山大,后来的出版社才一门心思捞钱。
  什么擦边球杂志,什么盗版录音带,都是那帮百花齐放的杂牌出版社搞的。
  当然了,也正因为那段时间的混乱,所以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有关部门开始严查严打,一大批有问题的出版社被撤销。
  另外,还要说一个小知识。
  那就是在八十年代,出版社并非全都是事业单位,国企也可以开出版社的。
  只是大部分情况下,比如京城这样的大城市,出版社才大多数是事业单位。
  但在地方城市,尤其是一些依托企业而成立的小城市,比如青红的出生地,当地出版社很多都是国企单位,是工厂的下属单位。
  在那些地方小城市里,当地机关事业单位,远不如当地国企牛逼,不光没国企有钱,还没国企有权。
  所以红光机械厂作为一家京城国企,申办一家出版社,完全没问题。
  只不过,国企性质的出版社,此时就不是差额拨款模式了,政府不会拨款给这种形式的出版社,而是完全由承办国企来负责出版社的开支。
  但不管是事业单位模式的出版社,还是国企模式的出版社,都要受出版局监管。
  所以,曹志强承包的红光出版社,只是承办单位是红光机械厂,但还要受出版局的管理监督。
  在李厂长的眼里,出版社办下来后,如果能承包出去,不用往里投钱,就有人替他们养一批光拿钱不干活,拿钱还特别多的老员工,那还求之不得呢。
  哪怕为了能让人养闲人,他不要管理费都行。
  要知道,不管是原杂志部的老周还是老钱,又或者是牛大姐。
  那些人都是老资格老干部,无论工龄还是级别都相当高,所以他们的工资也不少,平均每人每月得两百块钱。
  平均每人两百,六个人就是一千二,实际上超过了一千五。
  这一千五,是每个月都要给的,一年算下来就是一万八千元,真不是一笔小钱了!
  还不算这些人的医疗报销费呢,此时这些工厂干部,医疗费都是全报销的!
  要是加上医疗费,这几个老家伙一年下来,起码要花两三万!
  这笔钱对红光机械厂来讲,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所以在李厂长看来,曹志强能承包一个杂志社,养起老周这帮闲人,本就是替红光机械厂帮大忙了,再跟人要管理费,那就有点缺德了,更别说曹志强身后还有大关系。
  只是红光机械厂毕竟是国企,什么都要讲规矩,不要管理费是不行的,组织上通不过,所以怎么也得象征性的要一点。
  所以,李厂长才想让曹志强选分成模式。
  因为这样一来,以后只要曹志强在账面上做做手脚,年年搞个亏空,就不用交管理费了。
  但曹志强偏偏不选这个,而是要选择固定缴费模式。
  原因很简单,在曹志强看来,做假账哪怕你做的再巧妙,也是有痕迹的,只要有人查,铁定能查出来,而一旦查出来,那就不是补钱的问题,很有可能连执照都要被吊销。
  另外,做假账也没那么容易被通过。
  李厂长跟董书记都在的时候还好说,可如果换人了呢?
  董书记如今五十六,李厂长也五十五了,都是快退休的年龄了。
  一旦这俩人退休了,换了新领导上来,未必就那么好说话。
  而曹志强呢,对自己很有信心。
  他很确信,在自己的带领下,或者说在自己的系统外挂下,他的出版社一定会蒸蒸日常,成为一个恐怖的现金奶牛。
  毕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