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拟器

第二百零三章 我只是个吃瓜群众啊!(求订阅)(2/4)

详细地分成了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术,每个人就只做膝关节或者髋关节。”

  “一辈子做一两万台,做三四万台。他整天除了做膝关节置换术外,就根本就不去思考其他的任何事情。”

  “唯手熟尔,这短短的四个字,其实就足够他做很多东西了,去沉淀,去收集数据,去开发新的手术方式,去思考怎么提高手术效果的空间。”

  “要说交流,现在我们国家的学术会议举行的频次,绝对不比任何一个国家的频次差,高质量的会议也不会比外面的质量差。”

  “所以,我们是绝对有这个能力,能够把我们现在正在做的问题,做得更加专业的。”

  “全能医生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但绝对不是具备竞争力的产物。全知全能,谁都想,但是,你一个亚专业的亚专科都没搞好之前,你就想着多干嘛?”

  “我还是觉得,先把一个部位搞好,搞清楚,搞出来特色,然后再想着去做其他的,更为好一些。”

  “全能好吗?全科好吗?博览群书而不知一本真意,修得正果只需一本真经!”

  “我们读的书,已经够多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并不是不重要,要博览群书,但也要知道自己的主修方向,不要因小是大,做医生不是去和同行扯淡。知识面广只能够代表你在其他人心里的第一印象!”

  “你只求这个第一印象干嘛呢?”

  ……

  不过啊,周成就听到,林子源在上面说着,站在旁边听着的人都嘀咕了起来。

  “国外的医疗保险,对有医保的人,基本是免费开放的?手术即便是失败了也可以再来一次。国内是自费。”

  “免费与自费的区别就决定了在出现了手术并发症后病人乃至于社会对医疗工作者的反馈不同。”

  “更何况,在国内混,只单纯地做某一个部位的话,除了少数医院外,那医生真能够吃上饭?”

  “又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留下来的,结果水平提上来了,人饿死了……”

  这都是下级医生在嘀咕的,声音很轻,周成只有在人堆里面才能听得到几句!

  除了林子源之外的教授和副教授都一本正经地听着林子源念经,看起来一丝不苟的。但他们的眼神与背影看起来都根本没把林子源教授的话放心里去。

  不管是医院也好,还是医生也好,在这个社会上要生存下去首先要解决的事情就是符合当地的情况,符合大环境。

  亚专业划分得更加细致这个问题,是大势所趋,这不错。

  只是,在亚专业更加细分之前,大众需不需要这样的高精尖技术,能不能接受,这是个问题。

  有时候,最好的并非是最合适的。

  每个组的医生到底要不要往最专业的领域里钻,往一个牛角尖里面钻,这是全国的医生都在思考并且尝试的问题。假如真去钻了,钻了十几年二十几年,全省或者全国都把这个领域搞起来了。

  省级医院没病人转上来了,那他们哪里去找病人?荒废了其他亚专业二十多年,再要开辟新领域且不说其他的亚专业人能不能同意,就算能同意,也是把自己整个人活得更加窄了啊。

  国外因为医疗制度与国内不同,所以不管是医生和患者的思维都不同,不用花钱,患者没经济上的压力,而医生也没有会加大患者的经济负担的压力,因此在做起手术来,会把手术的适应症放得稍微比较宽。

  就好比,三四十岁的人换了关节,换就换了,二三十年后,再换一次就行了,反正都不花钱,只要病人自己舒服就可以了。但国内的人就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只希望一次手术之后,终生不要再来手术就好。

  所以就会选择忍,忍无可忍,才来医院。

  因为都忍无可忍,花了一大坨钱,你还不给我百分百的搞好,心里的怨念就会比较大。

  这其实才是根本原因,但是也是任何医疗行业的人,都不敢摆在明面上说出来的原因。这个东西,只有最高局面地承担下来,才会从根本上改善……

  ……

  当然,别人的嘀咕是别人的嘀咕,周成作为初来者,还是认认真真地听完了林子源的话,不得不说,不管是林子源是真这么想也好,还是就仅仅只是扯大旗也好。

  思想境界,还是不一样的,至少他的眼界,他的目的,比起严骇涵与蔡东凡等人而言是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的。

  但也不能说谁高谁低。

  林子源的目标是在于提升整体水平,打造高精尖的华国医疗山头。

  严骇涵等人的目标是为了治好更多的病人,尽心尽力就好,两个人的思想都没错,境界也没有高低之分。

  只要是为病人着想的,都不能算是有高低贵贱之分。

  ……

  交完班后,各组的教授各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