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拟器

第二百六十六章 新的里程碑(求订阅)(2/7)



  “薛老师,您过谦了。”

  这是实话。

  不过薛修德却另有深意地回:“小周接触骨折病人颇多,但在治疗感染的复杂病例,仍有特殊见解,这可不仅仅是手熟耳。”

  “互谦的话就不再多提了吧,手术进展至此,接下来就要看小周你的了。”

  早有约定,周成完成前面两台,后两台由薛修德教授完成,这算是薛修德为自己主刀做的一次准备,同样,也是在给周成变相地说。

  我薛修德不比景观星等老匹夫,我不着急,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功力,其实我可以私下里也进行尝试的,并不是完全没有体悟,让你给我全部兜底。

  周成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点了点头说:“谢谢薛教授。”

  复位后的效果已经颇为可以,虽可再调整,但已然不必。

  接下来的器械固定,薛修德与古忠良等人虽有观看多次,而且每次周成都会加以讲解,但毕竟是新术式,熟能生巧,每一次听到讲解,都会有新的体悟。

  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器械设计时,就是为了减小操作难度,但也有一定的操作技巧,若无法深入体会到,也是很难复位得好的。

  张正权乐呵呵地看着周成把内固定器械熟练放入病人体内,心情更好。虽现在的这些器械都是全免费的,但这是前期投入。

  越多放一例,便距离收费与专利往外输出越增加一成机会。如今这个新的术式一出,因为一些变故,不仅是魔都的教授们知晓了,在京都、粤省等地也有教授知晓。

  有私底下接触过其他的器械公司,他们也正在暗中地使一些勾当,但好在是有老张的公司体量冲在前面,为张正权遮风挡雨。

  但张正权也想早日成长起来,反哺老爸的公司,这次的投资,虽不是孤注一掷,但是对老张的公司也略有影响,若是最后受益更多的话,那么,万青那边就不会再有更多的闲言碎语。

  一台手术,很快又是结束,整个手术的时间,包括麻醉时间在内,不超过一个小时,这样的周转速率,在魔都九院已然不算慢。

  但这里的麻醉医师却见识更为广博,做完手术后,带教的麻醉医师让自己学生负责善后工作,对薛修德教授说:“我特意跑出去看了一眼,我还以为自己走错了手术间,去了妇产科或者眼科的手术间呢。”

  魔都九院的妇产科,最快的手术十几分钟就把剖腹产做完,高端的眼科教授更是操作可能就两三分钟,就完成了关键部分。

  “辛苦了,杜教授。”薛修德下台后微微抱拳。

  杜教授直摇头说:“这有何辛苦的,你们做新术式,相当于是给我们麻醉科送新的课题,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我的位置呢。”

  课题,在于变量。

  新术式的开展,麻醉科也能够趁机写一篇以前别人都从未接触过的术式的麻醉,影响不小。杜教授能够挣来这个机会,也是自己的底蕴外加几十篇sci,这才得以从主任那里拿下。

  麻醉科与骨科是平行科室,也是合作伙伴。

  薛修德说:“杜教授,以后还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可能还有急诊病人,自然会更加辛苦些,到时候肯定还会劳累。”

  杜夏东却说:“薛教授,我们麻醉科,是非常配合你们临床科室的,我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只跟台您的手术,也不算辛苦,哈哈。”

  薛修德顿时脸色古怪,暗说这个杜夏东可真有本事,竟然能够要到这样的特权,也是牛批plus,也不知道麻醉科的主任以及苏国源到底是作何考虑的。

  转了一圈,没看到周成,想着周成第一台被自己领走,现在可能是和那个张老板好朋友去叙旧了,也是独自地再去了办公室,冷静下来,好好地再过一遍后面两台的手术流程。

  据他所知,目前就有景观星、佟大河两个人在这样的术式上滑铁卢,但他们是越过了周成去暗中做的。若自己在周成就在九院的情况下,仍然出了意外,那就更让人笑话了。

  压力不小,但压力也是动力,薛修德自有自己的考量……

  手术室的公共休息室里,周成躺在那里,慢悠悠地用纸质水杯喝水,然后偏头问:“你这个器械商不太合格啊,手术还没结束,你就先下了台。”

  张正权翻了翻白眼:“九院多年没有器械指导进过医院,台下的人手至少有十个等着排队,还用我干活么?”

  “我不过也是正好蹭了点新鲜劲,不然的话,我只把器械送来手术室,就得走了。”

  器械公司要派指导入驻医院,一般是地级市医院或者县医院以及小型的民营医院,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并充当劳动力。

  但是在魔都九院这样的地方,他们上台,就是浪费学习的资源,下级不允许,上级教授也不需要。

  你去指导他们,开啥玩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