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拟器

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什么错?!(求订阅)(3/7)

问题。

  甚至,这个问题,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指向。

  它所针对的,不是一种简单的病,搞清楚其病因、病理、治疗原则,丰富治疗措施,就能够解决和有用的。

  ……

  后续的几天时间里,周成上了一天手术,然后也没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而是选择成了助手的身份,去跟着卢彬门诊,给卢彬打下手。

  可把卢彬吓得,但是周成一直都没说话,也不说卢彬诊断和治疗的药物选择到底对不对。

  同样的,周成还给张晋主任,打了个电话,要求跟张主任的门诊,在门诊的过程中,周成同样作为旁观者,一言不发,也不诊断。

  张晋倒是没害怕,只是每个病人的诊断和治疗,都会多揣摩一下。

  除了跟张晋和卢彬的门诊,周成还跟了一下秦天柱副教授的门诊……

  在这个期间,周成过的还是比较充实的,因为参与的门诊更多了,所以他默默地在对前来就诊患者的疾病种类进行认定的时候,可以参考的资料,就更加多了。

  没有去看关节外科以及运动医学的病种,只是针对于创伤。

  周成发现,来创伤外科就诊的,大多是两类,一类是取内固定的,还有一类则是,下级医院转上来的,手术没做好,或者是术后留下了疼痛等后遗症的。

  除了以上两大类,其他的,都是一些运动损伤,或者是多发感染的病人,感染很难控制的。

  在看门诊的过程中,卢彬等人也问过周成,这些感染难以控制的病例,到底该怎么办,周成知道怎么办,但也没给回答,更没给建议,仍然是坐着旁观。

  因为只有这样的情况下,门诊的情况才是最为真实的。

  划分好了疾病的大体结构后,在周末,张晋主任倒是又把周成、杨弋风、秦天柱几个人聚到了一起。

  张晋说:“弋风,天柱,还有小周医生,我今天找几位来呢,主要是希望你们能够给一个比较具体的措施,我觉得,目前,我们地级市医院里面!”

  “有一些病人,手术意愿并不是很强烈,但是其实,很多病人的病类,都是到了手术指征级别的,这样的情况,不管是中药也好,还是西药也好,基本上都是很难进行治疗的。”

  “有些病人,花费一大堆的钱,买了各种药物,还有保健品,最后钱花了,却一点疗效没有,可他们对手术,却是忌讳莫深。”

  “其实,如果能够用这些钱,用于做手术的话,可能术后都已经可以恢复正常了!”

  “就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我们可不可以做一些比较好的措施啊?比如说,优化一些手术方案,把手术方案中的一些操作性步骤,通过微创或者其他方式,单独分离出来,达到部分治疗或者延缓患者病程进展的目的。”

  听了张晋的话,杨弋风没说话,但是秦天柱却紧皱眉头道:“张主任,你的意思我能够明白,你希望把运动医学和创伤外科结合起来。”

  “不过,只有部分少量的创伤外科的疾病,能够适用于运动医学的手段去达到延缓疾病进程的目的。”

  “就算是简化的操作,其实严格意义上,也是手术的一种,病人能够接受这样程度的操作可能性,也不大吧?”秦天柱问。

  把手术的一部分拧出来,作为延缓疾病进程的治疗手段,但是拧出来,也还是手术啊?

  你能够做通病人的这个思想准备,你还不如直接把病人做手术的思想准备做通。

  张晋就说:“天柱,总归是要一步一步来的。有一些病人,就是网上的短视频看多了,总觉得你只要让他做手术,就是为了挣他的钱。”

  “完全就没去考虑,手术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便利,解决什么问题。”

  “然后,还有一部分人,则是迷信于手术,觉得手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也有一些人,则是比较迷信传统,就觉得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必然要比现代医学几百年的发展,底蕴更深。”

  “其他方面,我暂且不论,就我们门诊接诊的,所谓的有些骨折,是跌打损伤传统医学的医生,治疗好的,那是什么样的骨折愈合,大家都心知肚明吧?”

  “我遇到了一个病人,是一个老奶奶,每年花费在传统医学上的药物费用,不下于五千,坚持了十几年,最后还是没有逃脱手术这一步。”

  听到张晋这么说,众人都沉默。

  有些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但是不一定是所有人都明白啊。传统医学,一些医学的理念,是很玄乎的,考虑大局,结合时机,结合四季,走整体观。

  这没错,与现代医学里面的整体性概念,高度一致。

  现在,已经是有不少现代医学的从业者,把目光放在了传统医学的领域,去吸收那些理念。

  但也有句话说得好啊,客观存在,不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